复兴之翼:沿着淡水河的迁徙之路——以鸟类迁徙为导向的台北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作品编号:ILIA-S-WORL13216
主创姓名:郝佩铮
设计成员:曹育川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绿地系统规划
项目名称:复兴之翼:沿着淡水河的迁徙之路——以鸟类迁徙为导向的台北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指导老师:冯君明
设计时间:2025-03-01
项目地点:台北市
项目规模:市域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绿地系统规划
生态效益和效果图
异质景观生境确保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的完整性,同时通过生态措施实现水质净化和雨洪控制,并兼顾人与鸟类的隔离与合理互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说明
台北淡水河是重要的候鸟和水鸟的栖息地,近年来,由于淡水河水体污染以及台北市城市化的影响,台北市地区鸟类栖息地受到破坏,自2008年开始,鸟类数量大大下降。通过调研淡水河流域鸟类栖息地位置,不同污染源的河水污染位点,以及台北市绿地系统现状,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布置不同的绿地类型以连接山林-城市绿地-湿地,实现城市的再野化,为鸟类在城市内的穿行创造几条 “绿色高速公路”。
同时根据污染状况和栖息地分布定位到8个待续改造的湿地系统,通过布置生态浮岛,蓄水池,人工湿地等措施进行改造,提升栖息地的生态服务质量。
最后,项目通过其中一个位点的详细设计解释生态措施的落位方式。结合场地现状问题对场地重新规划,重建淡水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异质景观生境确保生物多样性和食物链的完整性,同时通过生态措施实现水质净化和雨洪控制,并兼顾人与鸟类的隔离与合理互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场地调研问题分析图
台北淡水河是重要的候鸟和水鸟的栖息地,近年来,由于淡水河水体污染以及台北市城市化的影响,台北市地区鸟类栖息地受到破坏,自2008年开始,鸟类数量大大下降。根据污染状况和栖息地分布定位到8个待续改造的湿地系统
绿地系统规划总平面图
通过调研淡水河流域鸟类栖息地位置,不同污染源的河水污染位点,以及台北市绿地系统现状,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在台北市结合场地现状布置不同的绿地类型以连接山林-城市绿地-湿地,实现城市的再野化,为鸟类在城市内的穿行创造几条 “绿色高速公路”。同时通过布置生态浮岛,蓄水池,人工湿地等措施改造淡水河8个重要湿地栖息地,提升其的生态服务质量。
细节场地设计图
项目通过其中一个位点的详细设计解释生态措施的落位方式。结合场地现状问题对场地重新规划,重建淡水流域的生态服务功能。
设计感悟
项目以台北市淡水河流域为案例场地进行充分调研,找到台北地区鸟类数量下降的根源问题所在,并从大尺度规划到小尺度设计落位层层递进探索了城市绿地系统如何更好服务鸟类,为鸟类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思路。
设计亮点
不仅在大尺度上科学规划绿色廊道系统为城市内鸟类迁徙提供指引,还对鸟类栖息地进行了现状评估以及生态修复,并通过一个具体的设计展现出生态手法的落位,并在设计中理性分析场地现状,尝试实现人与鸟类和谐共处。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