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黄韬睿
指导老师:周详
作品编号:ILIA-S-WORL1327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公共空间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绿轨融城——基于绿色共生的宁芜铁路卡子门地段“反”绅士化实践
院校名称: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周详
主创姓名:黄韬睿
设计时间:2025-03-01
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卡子门
项目规模:10.3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
区位与背景分析
宁芜铁路卡子门段的废弃带来了空间重构与人群变迁。本地居民对铁路遗存承载的历史记忆深厚,而新兴消费群体的涌入虽带来活力,却也引发使用方式和文化认同的冲突,使“绅士化”现象加剧。在资本驱动的城市更新模式下,原有居民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往往被边缘化,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和社区认同感的削弱。因此,本方案以“绿色共生”为核心,探索“反绅士化”更新策略,在平衡多元需求的同时,推动公平、可持续的空间转型。
设计说明
主题策略
基于“绿色共生”理念,本方案通过绿色智造手段赋能铁路记忆,并以共建共治机制促进多元群体的融合。在尊重原住居民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友好、产业共生与社会公平的协同发展,构建包容开放的城市更新范式。
平面图
本方案紧扣“绿色智造·和谐共生”竞赛主题,创新提出“反绅士化”更新策略,平衡原住居民与新兴群体需求,避免资本驱动的单一改造模式。通过文化保护、社区共建、生态优化与经济包容的协同发展,实现绿色智造赋能历史记忆,促进多元共生。
细化节点设计
方案提出LINE策略,从文化保护(L)、社区融合(I)、生态适应(N)、经济包容(E)四个维度,构建“绿色智造·和谐共生”的更新路径。文化上,融合数字展示与创意介入,激活文化生产力,延续场所记忆。社区层面,倡导共建共治,打造智慧菜园和共享空间,促进邻里互动。生态上,融入智能绿色基础设施,优化雨水管理、绿色廊道,提升环境韧性。经济层面,激活社区微型经济,引入低成本、渐进式改造模式,促进公平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