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驿站-风の音乐
Urban Haven - Music of the Wind

主创设计:倪子皓、刘倬伊

指导老师:管沄嘉

作品编号:ILIA-S-WORL13266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其它 - 社区公共空间—治愈型空间

10
热度:11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都市驿站-风の音乐

院校名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指导老师:管沄嘉

主创姓名:倪子皓、刘倬伊

设计时间:2023-09-20

项目地点:北京

项目规模:约300㎡

项目类别:其它-社区公共空间—治愈型空间

主图

设计说明

这个项目将创造并提供自然音乐和环境音乐(ambient music),鼓励人们倾听自然的“音乐”,以无意识的方式缓解压力。同时,我们设立互动空间和音乐治疗师,通过参与交流和互动,为人们提供音乐推荐和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发现内心真实的状态。

区别于传统医院环境,这个治疗空间旨在创造一个具有治愈特性的二级功能区域,同时成为大众休息、体验、放松和获得心理帮助的第三空间。

由功能概念进一步推演,通过借助风,实现一个可“奏”出风之音乐的大型半开放空间。空间包含两套风的流通系统,借由人的活动改变两套系统的连通方式,使风的流动产生多种不同可能,从而改变空间的声音,实现一曲人与自然共同演奏的音乐。人在参与“创作”的同时也置身其中。

在风的通道内外,通过楼梯和平台建立一套属于人的动线系统,形成独特空间体验。人在空间功能属性的引导下活动,但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共同实现了风的音乐治疗的空间概念,在潜移默化中将人心治愈。

分析图

剖面&渲染

设计感悟

项目探索了自然风与建筑发生关系的可能性,通过巧妙的两套空间系统的组合,使人无意识的参与到一场集体的音乐演奏当中,同时自由的动线为使用者的空间体验增添了乐趣。这种无意识的治愈,正是人居建筑的精华所在。

设计亮点

项目针对音乐治疗设计了全新的社区空间环境,充分利用了所在地的风条件,我们设置了风的通道,让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和倾听风的声音。这个空间将自然风吹过,为人们带来一种与大自然相连的体验,使人们沉浸其中,感受风的柔和声音与和谐旋律。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自然音乐试听展览区,旨在削弱医院属性,舒缓患者紧张情绪。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自然音乐的精彩展示,如鸟鸣声、波浪声、森林的吟唱以及雨滴的节奏,所有这些音乐都会将人们带入一个富有和谐与放松的自然氛围中。

专家评语

巧妙地利用自然风和建筑空间的关系,创造疗愈型音乐空间,有创意,目的性强,值得实践、运用和推广,是人居环境不可多得的设计创意,建议对自然风和建筑空间关系的研究要有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来运用。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