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汇
Natural remit

主创设计:林茵

设计成员:林茵

指导老师:蔡仕谦 、曾辉鹏

作品编号:ILIA-S-WORL13258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

27
热度:318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自然汇

院校名称:惠州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蔡仕谦 、曾辉鹏

主创姓名:林茵

成员姓名:林茵

设计时间:2024-10-28

项目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项目规模:78190.82㎡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自然汇——鸟瞰图

建筑围绕一个中央绿色中庭布局,中庭内设置水池和喷泉,为建筑内部提供视觉焦点和听觉享受。中心公园作为社区的绿肺,与建筑群相互渗透,鼓励居民与自然互动。
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外墙覆盖本地植物,减少热岛效应。屋顶花园的设计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水池和水景使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设计说明

本次建筑设计以“绿色中庭、建筑、水池、中心公园、自然、环保材料”为关键词,旨在创造一个生态友好且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建筑围绕一个中央绿色中庭布局,中庭内设置水池和喷泉,为建筑内部提供视觉焦点和听觉享受。中心公园作为社区的绿肺,与建筑群相互渗透,鼓励居民与自然互动。
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外墙覆盖本地植物,减少热岛效应。屋顶花园的设计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水池和水景使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自然汇——展览用图

建筑围绕一个中央绿色中庭布局,中庭内设置水池和喷泉,为建筑内部提供视觉焦点和听觉享受。中心公园作为社区的绿肺,与建筑群相互渗透,鼓励居民与自然互动。
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外墙覆盖本地植物,减少热岛效应。屋顶花园的设计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水池和水景使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自然汇——评审用图1

建筑围绕一个中央绿色中庭布局,中庭内设置水池和喷泉,为建筑内部提供视觉焦点和听觉享受。中心公园作为社区的绿肺,与建筑群相互渗透,鼓励居民与自然互动。
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外墙覆盖本地植物,减少热岛效应。屋顶花园的设计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水池和水景使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自然汇——评审用图2

建筑围绕一个中央绿色中庭布局,中庭内设置水池和喷泉,为建筑内部提供视觉焦点和听觉享受。中心公园作为社区的绿肺,与建筑群相互渗透,鼓励居民与自然互动。
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外墙覆盖本地植物,减少热岛效应。屋顶花园的设计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水池和水景使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设计感悟

该项目将自然融于城市之中,将公园绿地置于繁忙的商业综合体内,在净化城市空气、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给予人们在繁忙日常中暂时休息的地方。同时将自然引入室内,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筑内同时采用了环保的生态处理手段,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最大利用率。

设计亮点

建筑围绕一个中央绿色中庭布局,中庭内设置水池和喷泉,为建筑内部提供视觉焦点和听觉享受。中心公园作为社区的绿肺,与建筑群相互渗透,鼓励居民与自然互动。
建筑外观采用流线型设计,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外墙覆盖本地植物,减少热岛效应。屋顶花园的设计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同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水池和水景使用循环水系统,减少水资源消耗。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