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治愈剧场——认知行为疗法理论焦虑症疗愈体验展厅
ENTER· Healing Theater --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oncept of anxiety treatment experience exhibition hall

主创设计:郑晴航

设计成员:舒一

指导老师:熊薇  熊薇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9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空间设计 - 展览空间

0
热度:115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ENTER·治愈剧场——认知行为疗法理论焦虑症疗愈体验展厅

院校名称: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熊薇  熊薇

主创姓名:郑晴航

成员姓名:舒一

设计时间:2025-01-02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金融城

项目规模:54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空间设计-展览空间

前期分析

选择在程度发展快速的金融城,依托人们生活压力大、焦虑的社会背景,进行现状分析和人群需求分析,从而生成概念,提出起承转合的展览叙述空间策略。

设计说明

展馆是一座位于经济发达的城中心的独立式可移动式焦虑症疗愈体验展厅。展馆共分为8个部分,根据焦虑症患者的病症程度以及形成的原因环境进行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展厅每一个部分的独特作用。展厅也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五行音乐疗法以及中医疗法,在疗愈的过程中,传承中华文化;结合景观恢复性原理对展厅室内进行绿化处理;紧跟时尚设置入口、结尾装置以及结束橱窗作为展厅特色吸引大量人流,旨在帮助突破距离、年龄以及性别的疗愈设计。

策略一:起

起是展览空间的情绪起点,设计大型装置,吸引人们互动。以及设计平面图的展示和平面图分析

策略二:承

承是情绪过渡部分,让人们在浏览展厅过程中能够沉浸在展厅里。

策略三四:转合

转是高潮部分,是前期沉浸式与空间互动浏览后情绪得到释放,让人在空间内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放松身心,短暂逃离城市的忙碌;合是结尾部分,在情绪得到安抚后,设计交流空间和文创空间,特别的是一处拥抱大树的装置,以此结束展厅的游览。

设计感悟

在本次艺术疗愈主题展板的设计中,我深切感受到艺术作为媒介的治愈力量。展板以 “流动的情绪” 为核心,采用低饱和莫兰迪色系营造安宁氛围共同构建多维感官体验。最深的感悟是:艺术疗愈的设计不在于 “展示美”,而在于创造一个安全的场域,让每个人都能在创作与凝视中看见自己的情绪形状,找到与内心对话的勇气。

设计亮点

该焦虑症疗愈体验展厅设计以“文化+科技+生态”为核,构建分层精准疗愈系统:8大功能区基于病理-环境-行为三维模型,通过生物反馈动态匹配香氛、光照、声波方案实现“一患一策”;创新性融合五行音乐疗法与中医疗愈,将编钟古琴曲目、本草香囊 DIY 转化为可参与的文化疗愈仪式;遵循景观恢复性原理,打造垂直森林墙、负氧离子雾森等微缩自然系统,形成视觉 - 嗅觉 - 听觉三位一体的生态疗愈矩阵;时尚动线设计以“情绪光谱隧道”“压力消散云”等网红装置连接入口与“治愈记忆橱窗”,形成“疗愈 + 社交”传播闭环;模块化可移动系统支持 72 小时城市核心区部署,同步提供线上课程覆盖偏远地区;全包容性设计通过多感官疗愈站、跨代际工坊、无障碍设施打破年龄性别界限,特别设置静默疗愈舱满足不同敏感需求。项目突破传统治疗的严肃语境,将病理干预转化为文化体验,以可移动性与网红属性推动专业疗愈走向城市公共空间,构建 “预防-干预-康复”全周期生态,实现 “疗愈一个人,温暖一座城”的社会价值,数据显示绿植区焦虑缓解效率提升 37%,其文化科技融合、精准分层干预、可持续传播模式为现代心理疗愈空间树立创新典范。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