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万物·菌生——基于生态循环理论的菌菇数字化科普展厅设计
院校名称: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董文英
主创姓名:谢相知 刘新月 王钰嘉
设计时间:2024-12-20
项目地点: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
项目规模:无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空间设计-展览空间
设计说明
本展厅以“生态循环”为核心设计理念,融合数字技术与科普教育,构建集互动体验、沉浸感知与知识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展示空间。展厅围绕蘑菇的生命周期,展示孢子扩散、菌丝网络构建、子实体发育、分解循环等关键生态过程,突出蘑菇在自然循环中的重要角色。展厅不仅注重科普教育的深度,还强调科技手段与自然界的紧密结合。通过数字化技术,将蘑菇的生长过程、生态功能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呈现得更加生动与直观。参观者不仅能够在体验中深入了解蘑菇作为分解者、菌根协同者的生态功能,还能通过互动环节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辨别毒蘑菇,增加应急处理的知识储备。展厅以前沿科技赋能生态科普,集科学性、互动性和沉浸性于一体。它不仅致敬蘑菇的生命力量,更传递出对大自然智慧的深刻敬意。通过对生态循环的可视化呈现,展厅引导参观者重新发现自然的奥秘,在生命的起点与轮回中获得内心的宁静与疗愈,同时唤起生态保护意识,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传播。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生态循环”为核心,创新融合数字技术与科普教育,打造了兼具互动性、沉浸性与科学性的展示空间。通过生动呈现蘑菇的生命周期及其生态功能,项目提升了公众对自然循环的认知,传递了生态保护理念,并提供了实用的应急知识。以前沿科技赋能生态科普,兼具教育意义与社会价值。
设计亮点
本项目的设计亮点在于以“生态循环”为主题,聚焦蘑菇的生命周期,通过数字化技术生动呈现孢子扩散、菌丝网络构建、子实体发育及分解循环等关键生态过程,突出蘑菇在自然循环中的重要作用。项目融合科技与艺术,打造了兼具互动性、沉浸性与科学性的展示空间,让参观者通过互动体验学习实用知识,如毒蘑菇辨别与应急处理。同时,项目以可视化手段传递生态保护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意识传播,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与生态倡导于一体,兼具教育意义与社会价值。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