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在樊笼,复得自然-邻近型乡村聚落多村联创模式探索
After a long time in Fan lo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ulti-village joint creation model of neighboring rural settlements has been restored

主创设计:孙梓钦  徐慧欣 郭锦悦

设计成员:张亚儒 周越

指导老师:董雨倩 林蔚溪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6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乡村设计 - 美丽乡村

1
热度:95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久在樊笼,复得自然-邻近型乡村聚落多村联创模式探索

院校名称: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建筑系

指导老师:董雨倩 林蔚溪

主创姓名:孙梓钦  徐慧欣 郭锦悦

成员姓名:张亚儒 周越

设计时间:2024-12-19

项目地点: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东毛家庄社区

项目规模:54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乡村设计-美丽乡村

壹、樊笼之困

本张介绍了村庄的基本情况,比如上位规划、土地现状等等,从而引出村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设计说明

东毛家庄、西毛家庄、段家庄三个村位于城阳区棘洪滩街道,距离城阳区中心距离大约16.1km,距离市中心直线距离约35km,抵达车程约1小时车程。周边临近棘洪滩水库—亚洲最大的人造水库。
    东毛家庄是集聚提升型乡村,西毛家庄和段家庄是一般存续型乡村。调研后我们发现,东毛家庄已经有完善的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而西毛家庄和段家庄目前发展情况参差不齐。
作为一个城郊型的乡村,东毛家庄、西毛家庄和段家庄可以作为一个城市后花园的承载体。同时顺应棘洪滩片区发展规划,打造三村农旅乐活环,顺应发展农业+文旅产业,营造健康休闲核,构建乡村社区生活圈,让人走到“自然”中去。并且集约周边耕地发展规模化高效农业,推动村集体的收入,让乡村活起来。

贰、破笼而出

本张是整套展板的重点。我们以“三村联创”作为发展框架,详细的介绍了其发展策略、村庄运维策略。

叁、自然循迹

本张展示了村庄总平面图、规划图以及联合发展体系。

肆、自然寻境

最后一张主要是对村庄细部的改造。包括民俗、公共空间、一些节点等等。

设计感悟

本设计主题引用了诗文“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旨在追求一个超脱城市喧嚣的悠然田园体验。通过乡村生活中的怡然自得与城市中快节奏的对比,吸引各种各样类型的人群来乡村体验生活。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展现出了设计之后乡村的风貌,包括乡村生活品质的提升,农旅项目发展,原有耕地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设计亮点

借势棘洪滩水库文化、生态影响力打造特色民宿、休闲观光、产业服务、研学教育为一体的一站式通航农文旅产业融合自然村。基于上述现状的问题,以“三村联创”作为我们的发展框架,从空间联动、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主体协同和产业联动五个方面,从“联创”作为切入点,提出三个村庄的发展策略。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