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金首廷
指导老师:杜春兰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6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公共空间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绿树阴浓夏日长,清风水韵解炎凉——基于城市冷岛效应理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指导老师:杜春兰
主创姓名:金首廷
设计时间:2024-10-31
项目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街道嘉陵足球场
项目规模:1900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
第一张:鸟瞰图-设计背景
“随着全球变暖进程的加剧,重庆的高温频率也越来越高。沙坪坝站今年以来高温日数达68天,已经创下该站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历史新高”。面对愈加严峻的气候危机,本次设计紧扣“绿色智造,和谐共生”的主题,基于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而展开,将目光聚焦于与居民息息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以嘉陵江工业文化带以及悠久丰富的嘉陵文化为基底,意图将原本闭塞的嘉陵足球场重塑为融合生态韧性、地域文化与社区活力的清凉地标。
设计说明
第二张:场地分析-设计生成-总平面图
场地位于沙坪坝区双碑街道的核心区域,山水格局优秀,周边绿地丰富。北起工业遗址公园,南至詹家溪绿地,形成了一条贯穿场地的公共空间轴线。但场地现状却缺少景观塑造,植被覆盖度低,行人可达性差。为此,宏观层面,以场地为锚点构建区域冷岛网络。通过"绿脉西引"串联歌乐山生态廊道与嘉陵江水系,形成东西向生态中轴,串联城市生态走廊;同时以“蓝点引入”激活嘉陵江水系资源,形成动态水体网络,使场地成为双碑蓝绿空间系统交织的关键节点。场地层面,则以城市“蓝绿空间”冷岛效应理论为基础,在绿意浓、水波漾、遮炎阳三个层面提出引入绿色空间基底、蓝色空间串联全局、人工设施织补场地三个策略,应对严峻气候挑战,为场地注入崭新蓝绿生态活力。
第三张:具体设计策略-表现图
围绕“绿色智造,和谐共生”的主题,基于重庆极端高温气候与场地工业遗产基底,通过"水波漾-绿意浓-遮炎阳"的三重策略的技术转译,从绿地,水体,清凉装置入手,将生态的智慧融入空间细节,用当代生态语言重构历史记忆。蓝色空间层面塑造丰富水体形态,优化雨水管理与净化系统;绿色空间层面以立体植物群落构建降温屏障,多重植物组合打造遮阳系统;灰色空间层面把清凉装置植入空间,编织可感知的清凉网络。通过充分发挥场地特质,可以实现"冷岛强度可视化、降温过程可体验、生态效益可量化"的创新表达。
第四张:设计分析-节点设计-表现图
通过选取节点进行具体设计,充分表现了植物、水体以及人工设施的组合方式,此外也介入了人的活动。通过在公共空间举办生态集市,科普活动等,可以提高公众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参与度,促进环保理念的普及和实践。希望通过本次设计,在山城其他景观设计中可以应用智慧理念,将工业遗产转化为可呼吸的生态基础设施,让清风水脉浸润街巷、林荫廊道织就绿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智造美好生活"的韧性城市图景,为长江流域气候适应性更新提供兼具巴渝特色与科学价值的双碑范式。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