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鲁湖——基于农文旅视角下的民宿改造及庭院设计
Living Luhu Lake - Homestay Renovation and Courtyard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e, Culture and Tourism

主创设计:赵友松

设计成员:温家豪 张鲁川 黄麟智 巫梦琳

指导老师:杨毓婧 田娇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3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民宿设计

4
热度:29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活态鲁湖——基于农文旅视角下的民宿改造及庭院设计

院校名称:西南石油大学-其它-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

指导老师:杨毓婧 田娇

主创姓名:赵友松

成员姓名:温家豪 张鲁川 黄麟智 巫梦琳

设计时间:2025-03-01

项目地点: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鲁班镇

项目规模:3574.66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民宿设计

分析篇

分析篇以系统性勘察为根基,多维度剖析设计项目,为后续策略与设计筑牢基础:地理区位解析定位场地在区域交通、生态格局里的枢纽位置,挖掘联动城乡的区位优势,明确发展潜力;历史文化分析挖掘底蕴,注入项目灵魂;基地现状分析全面掌握地形、建筑等情况;经百余份客群调研数据聚类,识别出农家风情爱好者、文化旅居者、自然体验客三大群体,把握其空间需求,为设计布局导向;结合气象数据模拟与微气候测绘,依据当地夏湿冬寒气候建立弹性设计原则,科学规划建筑朝向与遮阳系统;运用SWOT模型明确滨水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薄弱的优劣势,催生 “活态鲁湖” 思路。这些成果为策略制定指明方向,为主题民宿庭院改造、文化地标设计融合生态、文化、功能铺就底色,保障项目可持续发展。

设计说明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下,本项目聚焦乡创农文旅融合,致力于激活乡村的生态、文化、空间与产业活力。项目选址于鲁班湖,这里自然风光旖旎,为打造综合性乡村文旅胜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设计从老旧建筑改造与庭院设计优化着手,将建筑立面景观与主题民宿庭院作为两大核心设计板块。通过精心构思的立面景观设计,使建筑与鲁班湖的湖光山色相互映衬,更新建筑风貌,让其巧妙融入自然,成为风景的一部分。主题民宿庭院设计则秉持多样化原则,打造四种各具特色的民宿庭院,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在产业创新融合方面,项目积极探索农文旅产业的有机结合。沿滨水堤岸与彩叶林地布局,不仅构建出优美的生态景观,还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项目,如漫步赏景、休闲采摘等,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体验乡村农耕文化。
    项目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在发展农旅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力求实现二者的双赢。通过塑造多元空间,如休闲度假空间、文化体验空间、农业观光空间等,吸引不同层次的游客。发展多链经济,包括民宿经济、农产品加工销售、文旅活动运营等,实现产业谋活。
    本项目以鲁班湖为依托,通过一系列设计与规划,盘活了当地资源,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有望成为乡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 。

策略篇

策略篇围绕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价值导向三个层面构建项目发展策略。问题导向针对项目前期分析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需求导向以目标人群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确保项目的实用性和吸引力;价值导向追求项目长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价值。基于这三个导向,确立生态涵活、文化激活、空间塑活、产业谋活的总体目标。通过立面植物景观设计和绿色循环系统实现生态涵活,改善生态环境;挖掘民俗文化打造主题民宿体验来激活文化;更新民宿庭院空间塑造多元活动空间以实现空间塑活;推动产业创新融合,促进多链经济繁荣来达成产业谋活,全方位推动项目可持续发展。

设计篇

设计篇成果丰富且特色鲜明。秉持修旧如旧理念,对建筑进行改造,保留老旧建筑原始砖石与木质结构,巧妙植入现代设施,实现岁月痕迹与当代舒适的完美融合。在此基础上,巧妙融合竹文化、桑蚕文化、渔文化和露营文化,精心打造云栖竹坞、经纬织宿、渔樵浪居、野渡蓬阁四大主题民宿庭院,满足游客多元体验需求,提供别具一格的住宿感受。同时,设计湖桑竹坊文化展览馆用于集中展示地域特色文化,传承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并完成集防洪、休闲、景观于一体的滨水堤岸设计,充分利用滨水资源,提升场地功能性的同时,极大增强了项目整体吸引力与独特魅力。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乡村振兴为核心,融合农文旅,极具创新性。通过改造老旧建筑与优化庭院,盘活鲁班湖资源,塑造多元空间,发展多链经济。既保护生态,又传承文化,满足游客多元需求,带动乡村发展,在促进产业融合与乡村建设方面成果显著。

设计亮点

本项目设计亮点突出,围绕乡村振兴与农文旅融合,打造出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胜地。在建筑改造上,秉持修旧如旧理念,保留老旧建筑原始砖石与木质结构,巧妙植入现代设施,让岁月痕迹与当代舒适完美融合,打造竹文化、露营文化、桑蚕文化、渔文化四大主题民宿庭院,满足游客多元体验需求;还巧妙串联农文旅,布局滨水景观并开展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发展民宿、农产品加工等多链经济,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