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设计:廖芷以 李毅
指导老师:姜敏 向辉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1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绿智赋能,城境共融
院校名称: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姜敏 向辉
主创姓名:廖芷以 李毅
项目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项目规模:9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城市及园(校)区规划
▲基地分析及设计流程
通过对基地周边环境及内生外生条件的梳理,聚焦核心问题、理念提出到手段落实的设计流程阐述,以及对周边环境和内部人群场地的分析,明确引入以交互生长为核心,秉持绿色智和、生态共生,融合低碳与智慧的发展方向,为打造城境共融的城市片区提供了清晰的前期规划思路。
设计说明
▲片区鸟瞰图及三大策略
通过鸟瞰效果,直观呈现出长沙梅溪湖二期片区城市设计的多元亮点,并从绿境低碳创想、智造慧城启思、交互链城焕新这三大设计策略方面进行深入梳理,明确引入生态与智慧深度融合、交互共生的城市发展方向。
在绿境低碳创想策略下,鸟瞰图呈现出廊道与山水联通的特色。廊道串联功能区,践行低碳出行;山水联通融合自然水系与山体,通过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构建绿色水循环体系,大面积屋顶绿化与地面绿化打造低碳生态基底。
智造慧城启思策略使城市空间布局智能化。从鸟瞰视角可见,智能平台让城市管理高效协同,建筑分布与功能规划更合理,温域数字孪生技术助力建筑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与环境适配,城市运转更智慧节能。
交互链城焕新策略催生多元交互空间。鸟瞰图中,不同功能区紧密相连,产业区与社区有机融合,产城人交互共生,公共空间与商业区域穿插,为人们提供丰富交流场所,激发城市活力,形成 “生态筑底、智慧赋能、交互生长” 的活力城市格局。
▲片区总平面图及交互生长空间落位
对于交互生长理念进一步解读,并设计了其在该区域的空间落位策略。同时,通过总平面图更加全面地展示了该设计方案绿智赋能、城境共融的亮点。
在生态布局方面,依据绿境低碳创想策略,生态廊道与景观步道纵横交错,连接各功能区,沿途绿植密布,搭配屋顶绿化,形成绿色覆盖网络。自然水系蜿蜒其间,与山体相连,周边布局弹性雨水花园、蓄水胶囊,构建绿色低碳水循环,筑牢生态基底。
在城市管理方面,依据智造慧城启思策略,智能平台控制中心与各区域传感器、执行设备相连,实现对城市环境、交通、能源的实时监测与调控。建筑布局借助温域数字孪生技术优化采光通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融入智慧理念。
在功能融合方面,依据交互链城焕新策略,产业区、商业区、居住区紧密相邻且相互融合。产业区为社区提供就业,社区为产业配套,产城人深度交互。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穿插其中,与商业区域结合,打造多元交互空间,激发城市活力,塑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片区。
▲绿境低碳空间落位及智造慧城空间落位
绿境低碳创想策略与智造慧城启思策略的空间落位是对绿智赋能、城境共融的进一步展示,表现该项目的可行性、可量化、可复制、可推广。
在可行性层面,无论是绿境低碳相关设施,还是智造慧城的技术应用,都基于成熟技术与实操经验,具备落地条件。
在可量化层面,通过植物覆盖面积、温湿度等环境数据,以及空间使用效率等指标,能够精准评估设计效果。
在可复制性上,绿化模式与智能模块采用标准化设计,不受建筑类型与区域限制,易于推广。
从可持续性来讲,绿色设施与智能管理系统持续发挥作用,随着技术升级不断优化,为片区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