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脉赋生——保留城市记忆下的铁路文化主题公园
Inheriting the Heritage and Nurturing New Life: A Railway Culture-themed Park that Preserves Urban Memories 

主创设计:宋彦

指导老师:崔文河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1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园区景观

0
热度:6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承脉赋生——保留城市记忆下的铁路文化主题公园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崔文河

主创姓名:宋彦

设计时间:2024-07-04

项目地点:湖南衡阳

项目规模:1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园区景观

▲总平面图、前期分析

场地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苗圃街道服务里社区的苗圃公园,承载着整个衡阳市铁路职工的记忆。场地周边分布着居住区、校园以及工业区。自1929年政府修建贯穿衡阳市的粤汉铁路,1936年因铁路沿线绿化需要大量树木,在场地附近建立了一处林场,即苗圃基地。1955年苗圃基地周围被规划为铁路单位及家属区,后来随着时代发展,一批批家属楼在这附近修建,逐渐形成了铁路职工居住区。在田野调查后可知苗圃公园人群出行时间多在清晨六点至九点、傍晚六点至八点之间,且大多数人为老人与儿童,以及较少的年轻人。

设计说明

在生态建设,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对衡阳市老城区的公园场地进行规划设计,以生态修复和文教营造为主线,修复历史脉络并打造时空文脉IP。将场地四个部分营造各异景观,并串联成体系。本次设计提出以下策略:1、寻缘起·往史记民欢:针对人群亦是辐射于整个苗圃街道的人群。2、造生景·林野安市喧:打造“绿色基底”,将封闭的公园变成开放式的。3、复文化·铁厂容车辙:保留原有元素与新物相融合,保留城市记忆。 4、缔姻缘·巧遇化邻寒:打造林间氧吧,营造宜居宜留的空间。苗圃公园主要以方便交流为主要目的,给予街道住户一个娱乐交流的场所同时赋予文化概念,打造铁路文化主题的社区公园。满足人群的需求并侧面带动产业发展践行高山理论,生态发展。

▲现状分析、设计策略

苗圃公园因建设较早,公园内设施老旧落后,小品孤立单一,缺乏能体现铁路主题的文化元素。对整个园区调研后总结出园区内存在收益情况差、缺少核心竞争力、设计风格杂糅、交通流线混乱等问题。因此设计初步思路为重绘园路梳理动线,降低园区湖面水位设置蓄水装置,同时深化设计景观节点,打造开放式的铁路主题公园。整个园区的八大功能区结合四项设计理念,辐射人群从儿童至老年,以生态修复和文教营造为主线,修复历史脉络并打造时空文脉IP。

▲节点分析、设计策略

理念一——寻缘起,由于园区运营以传统模式为主,进而导致园区效益差、游客参与度低,在场地内植入新型活动,通过线上预约活动、扫码科普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同时通过游客线下文化参与的方式丰富游客活动体验,也提供更多科普知识。
理念二——造生景,在保持原有林结构的基础上新增乡土树种,待场地生态系统稳定后设立栈桥,减少对场地破坏,从而实现人景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针对社区与公园割裂的问题,通过拆除围墙打破边界的手段来解决,利用生态所具备的柔性、流动性和渗透性,植入功能空间连接自然与生活,形成一处无界公园。

▲鸟瞰图、效果图

理念三——复文化,老城区建筑元素与铁轨元素融合,保留城市记忆,场地空中栈道由园区内原有构筑物抽象转译而来,原有冷凝塔拆除后的地块作为栈道设计区域,同心圆的作为设计语言寓意回望历史,将火车轨道、冷凝塔的元素融合,形成场景交织,往昔铁路情景再度浮现。提取高压塔的形态将空中栈桥内构外置,同时将火车站台的桁架结构提取,用以整理空中栈桥的空间,形成多重文化碰撞。场地同时置入多功能移动盒子借鉴百年前火车货运车厢的设计可进行多种装配成为骑行驿站、饮料轻食店、休息厅等简单的功能,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经过简单改造,变成厕所、书店自习室、KTV、集市推位、青年旅社、医疗服务站等。
理念四——“缔姻缘·巧遇化邻寒”策略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林间步道、休闲座椅、亲子游乐区等,打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交空间,让邻里之间在自然的怀抱中相遇相知,增进情感交流,形成和谐共融的社区氛围。

设计感悟

“承脉・赋生”铁路文化主题公园项目,紧紧围绕保留城市记忆核心主旨,深度挖掘铁路文化。在规划设计上创新,巧妙地将铁路历史元素活化利用,使之重焕生机。不仅充分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还在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之间搭建起桥梁,实现了两者有机融合,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与空间更新极具示范价值,实至名归值得嘉奖。

设计亮点

融合时空演变,展现铁路历史脉络;打造多样游线,增强体验感;利用多功能移动盒子等创意设施,增添互动性;以湖景为中心,构建生态景观,实现文化、功能与美学统一 。设计上,以铁路历史为线索,串联起不同主题区域,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路径。利用废旧铁轨、车厢等元素,进行艺术装置创作与功能改造,赋予旧物新用途。引入智慧导览系统,提升游览便利性。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湿地、绿植景观打造,平衡文化展示与自然环境,营造独特且可持续的公园空间。

专家评语

该设计紧扣铁路文化主题,融合生态修复与文化传承,亮点突出,对城市公园更新有示范价值 。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