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共联·和谐共生——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下的社区景观设计
Friendship and Harmony: Community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Diversified Symbiosis in the New Era

主创设计:刘新月

设计成员:舒一 王钰嘉

指导老师:邓兰馨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1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公共空间

0
热度:13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友好共联·和谐共生——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下的社区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指导老师:邓兰馨

主创姓名:刘新月

成员姓名:舒一 王钰嘉

设计时间:2025-03-17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侯新城中心

项目规模:1.5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

展板1

设计说明

本设计基于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依人群、生态、交通共生策略,打造面向全龄段的社区公园景观。经前期调研人群、需求及使用频率,针对儿童、老人这些高频使用人群,设儿童互动、生态廊道/林间、集散广场、体育锻炼、共享菜园6个空间,以及入口喷泉/导视2个附属空间,共 8 个空间组成方案,实现景观与人的友好共联、和谐共生。

展板2

设计感悟

本设计以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为核心,通过人群、生态、交通的共生策略,打造了一个全龄段友好的社区公园景观。方案充分结合前期调研结果,针对高频使用人群如儿童和老人,精心规划了儿童互动区、生态廊道、集散广场、体育锻炼区、共享菜园等六大功能空间,并辅以入口喷泉和导视系统,形成完整的景观体系。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使用需求,又提升了社区生态品质,实现了景观与人的友好互动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亮点

本设计以新时代多元共生理念为指导,充分结合人群、生态、交通的共生策略,打造了一个功能全面、生态友好的全龄段社区公园景观。设计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儿童和老人等高频率使用人群,设置了儿童互动区和体育锻炼区,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休闲娱乐需求;其次,生态廊道和林间空间的融入,不仅提升了公园的生态价值,还为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场所;此外,共享菜园的设计促进了社区互动和绿色生活理念的传播;集散广场和入口喷泉则增强了空间的开放性和标识性。最后,导视系统的引入提升了公园的便捷性和用户体验。整体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实现了景观与人的友好共联,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可持续的绿色生活空间。

专家评语

此方案逻辑清晰,注重人文关怀设和可持续性,存量时代社区更新很重要,此方案设计以多元共生理念统筹全龄功能空间,通过生态廊道、共享菜园及智能健身模块,实现"老幼高频需求精准响应+社区低碳互动"。融合康养文化元素与无障碍设计,构建6大主题空间,提升景观公共服务效能。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