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韵青澜·粤脉新生
Qu Yunqing Lan · New Birth of Guangdong Vein

主创设计:刘佳仪

设计成员:陈英烁 林筱祺 林骊虹 谢友梅

指导老师:郑树钿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10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 教育建筑

0
热度:44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曲韵青澜·粤脉新生

院校名称: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郑树钿

主创姓名:刘佳仪

成员姓名:陈英烁 林筱祺 林骊虹 谢友梅

设计时间:2024-11-01

项目地点:广东工业大学龙洞校区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教育建筑

评审展板1

设计说明

S型骨架与珠江意象:建筑以S型曲线为骨架,模拟珠江蜿蜒之姿,外立面采用岭南灰塑波纹板与青瓷片镶嵌,形成“水波潋滟”的肌理。弧形连廊设置渐变穿孔铝板,随日照投射岭南园林的窗棂光影,夜间通过LED灯带呈现流动的珠江夜光。
四时流转的生态剧场:沿S型屋顶布置模块化空中农场,分段种植荔枝、龙眼、芭蕉等岭南果树,形成“春芽-夏果-秋实-冬藏”的四时景观环。建筑两端设置垂直风塔,利用S型弧度加速空气流动,形成自然通风廊道。
「曲韵青澜·粤脉新生」以S型建筑为“时空纽带”,串联岭南生态智慧与文化基因。建筑如珠江般滋养创新,似镬耳墙般守护文脉,让师生在曲径通幽处触摸岭南温度,在青澜流转间孕育未来可能。这座“会呼吸的文化容器”,终将生长为岭南校园的新生态地标。

鸟瞰图

效果图

评审展板2

设计感悟

作品秉持"人本生态"核心理念,通过模块化空间组合与可呼吸建筑表皮实现功能灵活转换,垂直绿化与光影系统构建微气候循环,打造兼具人体工学舒适性与生态可持续的有机生命体,让建筑随需求生长、与自然共生。

设计亮点

我们以“曲韵青澜”破题,将S型弧筑想象成被珠江柔波冲刷而成的地质褶皱。图纸上,层叠的飘带体量既暗合岭南梯田肌理,又以抽象化语法重构镬耳墙的韵律节奏。十余版方案迭代中,逐渐领悟到:岭南建筑的魂不在符号复刻,而在“因势赋形”的空间哲学。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