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栖智驿——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武汉市江夏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
Chu Qi Zhi Yi -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Jiangxia Service Area in Wuhan Based on Green Design Concepts

主创设计:程子倚

设计成员:何玥檬

指导老师:黄红春

作品编号:ILIA-S-WORL13102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公共空间

0
热度:8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楚栖智驿——基于绿色设计理念下武汉市江夏服务区景观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黄红春

主创姓名:程子倚

成员姓名:何玥檬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公共空间

展板图

设计说明

本设计荆楚文化五感科技服务区为核心理念,融合楚人生态智慧与绿色科技,打造全国首个零碳文化驿站。本方案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对武汉市江夏服务区进行景观规划,秉承生态优先、智能便捷、文化共融的原则,构建一个集绿色生态、智慧服务与地域文化于一体的未来驿站。  
  设计在空间与材料上融入楚地文化,以红黑主色致敬楚漆美学,运用光伏幕墙模拟竹简肌理,打造兼具传统意象与现代科技的视觉体验。夜晚,无人机编队演绎《九歌》,重构楚地时空记忆。生态策略上,海绵城市技术结合铜鉴湿地,实现雨水净化回用;回收红砖3D打印楚纹铺装,践行全周期负碳设计。  
  智能交互体验贯穿服务区,夯土青铜纹AR、无人机文化速递等科技手段,让旅客沉浸式感受三千年荆楚文明与未来低碳智慧的交汇。通过绿色设计+智慧科技+文化表达的融合,项目将江夏服务区塑造为生态友好、文化鲜明、智慧便捷的现代化服务空间,为全国绿色智慧服务区建设提供示范。

服务区鸟瞰图

服务区综合楼效果图

数字智能花境

设计感悟

“楚栖智驿”作为创新型低碳文化驿站,创新融合绿色科技与荆楚文化,打造低碳服务区新典范。项目实现全周期负碳运营,并以楚漆美学、竹简幕墙、无人机《九歌》演绎等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它突破服务区传统模式,构建智慧低碳与文化体验并重的公共空间,既提升生态效益,又创新文化传播,具备极高的示范与推广价值。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