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摇鹭影,白沙共客情》——基于锚固-层积理论的惠州盐洲岛白沙村规划设计
Mangrove Sways with Egret Shadows, White Sands Embrace Hospitality——Anchored Layering Theory-Based Planning and Design for Baisha Village on Huizhou's Yanzhou Island

主创设计:龙永嵩 招邦哲 曾宪志

设计成员:杨语涵 杨彦彤

指导老师:葛润南 吴玲玲 张展鸿

作品编号:ILIA-S-WORL1309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规划类 - 风景区及乡村规划

71
热度:248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红树摇鹭影,白沙共客情》——基于锚固-层积理论的惠州盐洲岛白沙村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葛润南 吴玲玲 张展鸿

主创姓名:龙永嵩 招邦哲 曾宪志

成员姓名:杨语涵 杨彦彤

设计时间:2025-03-05

项目地点: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白沙村

项目规模:20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规划类-风景区及乡村规划

现状分析及理论阐述

设计说明

恩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是革命老村又是广东省级古村落和自然传统村落。恩村地理位置优越,距武深高速出口3公里,国道106线南北贯穿全村。全村土地面积5.25万亩,总人口1646人,下辖8个村小组。恩村文化资源丰富,村内古建筑相继承载着世家文化、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与民俗文化,村内留存进士祠等传统古建、文天祥等名人墨宝、香火龙等非遗民俗。恩村生态条件优越,四面环山,依山傍水,具备“山—水—林—田—草”丰富的生态系统。

    近年来,广东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此基础上,恩村村民的生计问题与乡村的发展问题迎来了机遇和挑战。

    针对恩村多种文化存在于物质空间耦合的独特性,其发展在时间拼贴与空间演化中前进。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恩村存在空间上空间隔离、活力丧失,时间上文脉难续、历史沉寂的问题。规划立足于时空耦合理念,根据时间暗线与空间明线耦合交织引导恩村发展,构建跨时空互动模型,建设“文扬、景美、业兴、人聚”的游学型美丽恩村。

规划思路及策略

运维营建策略及总平面

重要节点设计及鸟瞰图

设计感悟

重点突出恩村多彩文化,铸文化之魂。关注生态修复发展主题,强生态之根。着眼解决产业低端问题,赋产业之能。聚焦提升居住生活品质,固民生之本。最终实现“文扬、景美、业兴、人聚”的游学型美丽乡村建设。

设计亮点

①时空相融唤文化
重点突出恩村多彩文化,铸文化之魂。通过追溯赓续恩村历史文脉,梳理解码世家、红色、民俗、客家四大文化基因;搭建文旅发展互动平台,唤醒多方文化在地认同;利用四季民俗节庆资源,打造跨时空交互节点,强化文化沉浸体验。

②时空相拥营生态
关注生态修复发展主题,强生态之根。整治修复河岸滩涂,解决九龙江涝期淹没村庄农田问题,保育生态治理既往;借助田间、林间、宅间、池间生态,营造人景友好生境,因地制宜厚植当下;释放生态环境红利,发展多感官、多主题、多时段的生态研学,承接未来。

③时空相荣兴产业
着眼解决产业低端问题,赋产业之能。一产依托资源禀赋,引入“合作伙伴式”生产模式,做强研学养成农业;二产开发新兴业态,建立竹编手工体验、农产品加工体验工坊,做优体验型手工业;三产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四时游学线路,做精四时主题游学。

④时空相容引人聚
聚焦提升居住生活品质,固民生之本。以线串点织补肌理,梳理交通、打通景观视廊,修复街巷界面连续;以面协调补全节点,通过增补服务性点景空间、可变性建筑空间、开放性广场空间打造弹性公共场所;以点触片修整风貌,改造提升民居建筑。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