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屿“——低碳视角下的城市商业中心设计
Green  Island——Design of Urban Commercial Centers from a Low Carbon Perspective

主创设计:陈泽楠

设计成员:田简宁

指导老师:无

作品编号:ILIA-S-WORL1309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 商业建筑

0
热度:68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绿“屿“——低碳视角下的城市商业中心设计

院校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

主创姓名:陈泽楠

成员姓名:田简宁

设计时间:2025-01-08

项目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项目规模:6489㎡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商业建筑

鸟瞰效果图

总体效果展示

设计说明

场地位于广州市车陂涌沿岸,马鞍山以东,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但地块规划缺乏、功能缺失等问题显著,在双碳战略的加持下,建筑节能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大关键,故此设计基于低碳视角,在填补功能的情况下,进行气候适宜性建筑设计。
对于新建建筑而言,在结合人群需求空间的基础上融合周边风貌打造出一个融于景观的“绿屿”:在低碳方面,建筑基于场地所在气候条件,利用主动式与被动式设计策略,营造多样融合的建筑空间。基于此营造一个以商业、休闲为主的地景建筑,屋顶绿化吸收利用雨水资源屋面光伏吸收阳光资源,建筑融于场地,呼应西面的马鞍山公园,利用体型优势减少能耗,场地又为建筑提供独一无二的环境,并在生态保护层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局部效果及前期分析

关于基地的上位规划、人群活动、功能、现状及swot分析,以及广州的气候分析

技术图纸及建筑分析

包含建筑的总平面图、平面图以及形体生成逻辑、功能分析、流线分析、爆炸分析,体现建筑设计逻辑

局部效果及低碳措施

有关建筑构造节点大样示意图、以及主动式措施所利用的智能化节能系统,剖面图展示低碳措施的处理

设计感悟

项目基于广州气候,面对地块规划缺乏、功能缺失等问题,在结合人群需求空间的基础上融合周边风貌打造出一个融于场地的“绿屿”:建筑基于场地所在气候条件,利用主动式与被动式设计策略,营造多样融合的建筑空间,建筑融于场地,利用体型优势减少能耗,场地又为建筑提供独一无二的环境,并在生态保护层面起到独特的作用。

设计亮点

1.基于双碳背景下的建筑设计
2.气候适宜性建筑设计的试验
3.地景建筑融于场地,对周边要素的呼应
4.海绵城市的应用
5.场地周边功能的补充

专家评语

本设计以气候适应性策略重塑地景形态,海绵城市与光伏系统协同降碳,巧妙弥合功能缺失。建议强化社区参与机制,成就生态共生的低碳典范。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