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地的消失,威士忌的哀伤——基于叙事蒙太奇的艾雷岛生态游线规划
Peatland's fading,whisky's crying——Narrative montage-based ecotourism planning for Islay

主创设计:陈玉妍

设计成员:黄芊艺 邱晨希 王祉涵 王正午

指导老师:张俊徽

作品编号:ILIA-S-WORL1308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景观设计 - 旅游区规划

19
热度:251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泥炭地的消失,威士忌的哀伤——基于叙事蒙太奇的艾雷岛生态游线规划

院校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大学

指导老师:张俊徽

主创姓名:陈玉妍

成员姓名:黄芊艺 邱晨希 王祉涵 王正午

设计时间:2025-02-01

项目地点:英国,艾雷岛(Islay)

项目规模:600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景观设计-旅游区规划

场地定位与前期分析

艾雷岛是苏格兰以生产威士忌闻名的重要岛屿,每年都会举办以威士忌为主题的节日。面对全球气候问题,迫切需要采取行动保护泥炭地,推动艾雷岛的整体发展。艾雷岛的泥炭地与泥炭威士忌的酿造密切相关。岛上的人们用铁锹和挖掘机开采泥炭地,将其加工成泥炭,然后运往附近的酿酒厂。酿酒厂在酿酒的干燥阶段会燃烧泥炭,以防止大麦发芽。在这个过程中,泥炭中的烟雾被大麦吸收,通过蒸馏将部分烟熏味保留在大麦中,形成了传说中的泥炭味威士忌。通过分析各产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各产业在艾雷岛三个阶段中的比重。第一阶段,农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酿酒业迅速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紧随其后;第三阶段,重视泥炭地的保护,一系列新兴产业得到发展。艾雷岛拥有相对优越的泥炭资源。目前,泥炭开发的主要形式是人工排水、挖掘和切割。

设计说明

泥炭地作为极为重要的湿地生态类型,从生态层面看,它源源不断地吸纳并储存着巨量的碳元素,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起着关键作用。而在产业领域,泥炭更是有着独特意义,尤其在威士忌酿造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以苏格兰威士忌为例,泥炭的运用赋予威士忌独特迷人的烟熏风味,成为苏格兰威士忌的标志性特征。但近些年来,受诸多人为因素干扰,如不合理地开发、过度采掘泥炭等,泥炭地正面临着严峻危机。因此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泥炭威士忌的起源地苏格兰艾雷岛,针对泥炭地相关的农业、畜牧业和酿酒业制定了三项战略。同时针对泥炭枯竭最为严重的地块,实施分类管理策略。一方面,通过科学手段,如种植适宜的湿地植物、改善水文条件等,助力泥炭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另一方面,秉持科学、合理原则,对泥炭地进行适度开发利用。与此同时,我们因地制宜地提出生态游线规划。沿着规划路线,游客能以多种形式与威士忌和泥炭地互动,在趣味体验中增进对泥炭地的了解。最终,通过构建一个涵盖生态、产业、科普等多方面的综合泥炭社会体系,既守护好泥炭地这一珍贵资源,推动其可持续利用,又能充分满足农业、畜牧业、酿酒业等各利益相关群体的合理需求,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现状分析与规划依据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泥炭地的自然侵蚀也在加速。我们确定了一些人地矛盾严重的泥炭地块,并根据影响因素将其分为三类。由于泥炭在艾雷岛分布广泛,整个岛屿的生态和产业链几乎全部建立在泥炭地之上。图中展示了艾雷岛八个主体通过泥炭地之间的联系,这八个主体分别是:泥炭地、威士忌酒厂、当地政府、当地居民、农牧民、环保主义者、外地游客和企业。后续设计的联系用黄色图标表示。泥炭社会地图通过泥炭地将艾雷岛的各个主题相互连接起来。

游线规划与活动策划

图纸采用轴侧法描述了农业、葡萄酒和牧场的具体措施。农业的相应措施是结合工程措施使用轮作;结合原料加工技术体验开展农场科普和体验活动;农场品酒和农场观光。对于葡萄酒产业,相应的工程措施是泥炭风味加工体验与特色节庆活动相结合,如葡萄酒庄嘉年华和天然泥炭地观光。在牧业方面,相应的工程措施有:结合工程措施的合理放牧方法;结合牧场景观的葡萄酒品尝的商品销售。

设计愿景与效果图

集约农业与野生牧场的战略塑造了可持续的生态旅游,让游客和威士忌爱好者在旅游观光的同时增强归属感。同时塑造威士忌酒厂的活动,展示泥炭加工的全流程工厂效应,为举办各种酒节嘉年华活动搭建公共舞台。软化泥炭地,建设泥炭地自然保护区,通过设置沟渠、种植生态植物、将农牧用地让位于泥炭地等方式,重塑泥炭地结构,恢复自然栖息地。

设计感悟

本设计聚焦艾雷岛,直面泥炭地危机。通过分类设计规划,对泥炭地进行科学修复与合理开发,同时兼顾生态、产业与文旅需求,创新性地融入生态游线规划。该方案不仅具有景观视角下的观点性、纪实性和前瞻性,将泥炭地与威士忌的关系与危机带入大众视野,同时为保护泥炭地、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可持续共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设计亮点

本项目聚焦泥炭地这一关键生态系统,直面其因人为过度开发而面临的危机。在苏格兰艾雷岛,我们提出因地制宜的战略:针对农业、畜牧业和酿酒业进行优化,同时对泥炭枯竭地块实施分类管理。通过科学手段助力生态修复,秉持合理原则适度开发。创新性地融入生态游线规划,让游客趣味了解泥炭地与威士忌相关知识,形成保护意识。该方案为保护泥炭地、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专家评语

本设计创新性融合泥炭地修复与威士忌产业振兴,以生态游线串联保护与体验。需关注监测机制长效性及利益主体协同性,建议强化碳汇核算体系,总体构建人地共生的可持续范式。

该项目以“叙事蒙太奇”手法串联艾雷岛泥炭地修复与威士忌文化遗产,通过生态廊道设计还原泥煤生境,将威士忌酿造工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节点,实现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模块化游线融合GIS监测与社区参与机制,为岛屿型生态治理提供创新范式。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