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之地·BIOCK-现代城市背景下强化社交空间和参与性的青年公寓
The Place of Departure · BIOCK - Youth Apartments that Enhance Social Spaces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Cities

主创设计:徐川

指导老师:邵华美

作品编号:ILIA-S-WORL13041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 综合建筑

41
热度:5489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启航之地·BIOCK-现代城市背景下强化社交空间和参与性的青年公寓

院校名称:河南科技学院

指导老师:邵华美

主创姓名:徐川

设计时间:2024-09-01

项目地点:河南省郑州市

项目规模:9000㎡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综合建筑

▲问题聚焦与设计理念

在规划 “启航之地・BIOCK” 青年公寓时,我们深度剖析现存问题并融入设计理念。高房租阻碍青年入住,为此选址交通便捷且地价合理处,降低成本控房租。社交难,租客难有稳定社交圈,便借鉴俄罗斯方块模块化构建,休闲广场、交流角等,依兴趣强化分区,助力社交。缺文化氛围易让租客孤独,于是设创客区,办创意活动,点燃文化热情。公共资源紧、管理乱影响体验,就扩充公共设施,嵌入智能管理,保私密舒适,力求打造青年梦想家园。

设计说明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下,青年人怀揣梦想涌入城市,却无奈遭遇工作与居住的双重困境。传统高层混凝土居住环境,让邻里间如陌生人般疏离,而共享经济的兴起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青年公寓的设计新思路。本案选址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北部,虽稍偏离市中心,却凭借紧邻地铁站、公交站的优势,与城市紧密相连,为年轻人出行节省大量时间成本。

周边建筑如火如荼地建设,展现出无限活力,加之 1617541 人的庞大常住人口基数,为这片区域注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设计理念紧扣年轻人核心诉求,全力打造集低价位、舒适、便利、社交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理想居所。建筑外观创新采用规整形状有序排列、叠加,借鉴俄罗斯方块灵感,塑造出独具个性的空间架构。

功能分区精细且多元,公共区域突破公共资源不足瓶颈,设施一应俱全;休闲广场绿意葱茏、活力四溢,成为社交互动的天然磁场;创客区域点燃创业激情,为青年逐梦助力。针对社交难题,一方面,个人空间巧设布局,以视线遮挡与降噪设计,捍卫私密宁静;另一方面,开阔的小团体活动场地搭配趣味功能,吸引年轻人因兴趣相聚。共享空间更是集饮食、知识摄取等多功能于一体,必要性活动与自发性、社会性活动交织碰撞,催生社区文化繁荣。

总之,“启航之地・BIOCK” 青年公寓旨在化解高房租、社交匮乏、文化单调等痛点,以强化社交与参与性为钥,开启年轻人舒适生活之门,助力其在城市中自信启航,拥抱美好未来。

▲模块化分析

“启航之地・BIOCK” 青年公寓巧妙运用模块化设计。整体上,按功能分区模块化组合,公共区的便捷设施、休闲区的舒适配置,充分发挥各区域效能。居住空间借鉴俄罗斯方块排列,粉碎男孩、蓝色瑞克、克利夫兰Z等形态打造单人房、双人房、四人间,满足多样居住需求。模块拼接衍生出多元社交角落,走廊、转角稍加修饰,就为青年提供互动交流空间,让公寓实用又温馨。

▲空间行为模式分析

空间根据不同的需求组合不同的空间,给人们不同的体验感。个人活动的发生需要满足人们对自我隐私保护的需求,既需要通过视线的遮保证空间的独立性与私密性,同时要求降低环境噪音的打扰,保证视觉与听觉的双重舒适。小团体活动需求:小团体活动是三五好友在闲暇时间的小聚,相较于个人行为,此类活动由于人数的增加,所需场地更大、私密性与独立性要求相对降低。社交性空间功能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是形成不同小圈层的重要方式,在有意识的选择下来到各功能区的人群,被相同的兴趣爱好所“链接”,形成自然而然的交流。

▲共享空间分析

共享空间中可以得到饮食、知识等多方面的满足,人们来到公共空间既有吃饭、清洁这一类基本的有目标,有计划完成的必要性活动,同时包含人们有参与的意愿,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自发性活动,以及有赖于他人参与的社会性活动。

设计感悟

从洞察青年居住痛点,到巧用模块化激发空间活力,每一步都为满足他们对家与社交的渴望。看到多元功能区逐渐成型,想象着青年在此成长、交流,我领悟到设计不仅是构建建筑,更是为梦想筑巢,助力青春在城市绽放光彩。

设计亮点

(1)灵动空间塑造:凭借借鉴俄罗斯方块的模块化设计,打破传统建筑的刻板布局。块状空间的巧妙拼接,不仅让外观独具现代感,更在内部衍生出灵动多变的空间。像能依据青年租客需求,随时将闲置空间改造成瑜伽室、电竞房,满足休闲娱乐、自我提升等多元场景。
(2)社交成长赋能:四大功能分区相辅相成。公共区域的共享厨房、洗衣房等设施,拉近租客距离;休闲广场的露天舞台、绿地长椅,为社交互动添彩;创客区域配备高速网络、创意工坊,助力创业梦想起航;房屋住宅确保安静私密,为青年在拼搏之余提供温馨港湾,全面赋能青年成长之路。
(3)多元社交场景营造:精心打造休闲广场,设置户外烧烤区、露天舞台,配合绿植景观,白天是交流聚会佳处,夜晚变身文艺派对场地;室内的创客交流区,兼具路演、工作坊功能,促进创意碰撞,为青年拓展人脉、施展才华提供平台。
(4)绿色科技融合:建筑外立面采用太阳能板建材,节能发电;内部配备智能照明、温控系统,依据光线、室温自动调节,既环保又为租客营造舒适居住体验,降低生活成本。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