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阡陌田源,艺乡新颜——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牡丹江小朱家村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董慰 、张昊哲
主创姓名:李景悦
成员姓名:庞杰、刘懿、唐语霜、闫一鸣
设计时间:2024-10-01
项目地点:牡丹江 宁安市 渤海镇 小朱家村
项目规模:21.7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乡村设计-美丽乡村
设计说明
本设计旨在通过文化生态学视角,探索和实现牡丹江小朱家村的空间重构与功能优化,以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小朱家村地处牡丹江畔,拥有石板米田、冰雪景观等自然资源,和古渤海国文化底蕴。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耕文化和自然景观受到冲击,村落面临人口流失、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在尊重和保护小朱家村独特的自然风貌与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设计方案为乡村构建一个文化生态系统,以期恢复并优化原有自然生态格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沿用传统建筑材料和技术修复老旧建筑,再现历史风貌。旨在推动村庄向多元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村庄运维设计部分,为了推动村庄现代化转型,引入艺术创意工坊、民俗体验区等功能模块,形成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农业生产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空间。同时,扶持手工艺品制作坊、农家乐等小微型企业,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庆活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设计一条贯穿全村的艺术乡径,将以上功能联系起来。此外,鼓励村民参与到规划实施过程中,增强其归属感与责任感,共同维护和发展美好家园。
设计感悟
该设计创新性提出艺术乡建的主题,并尊重乡村原有文化生态格局,将新艺术、新技术、新产业和传统农业村落有机联系。设计团队深入小朱家村调研,在了解村民需求基础上设计了冬夏两相宜的旅游发展策略,设计特色民宿。引入艺术创作基地和民俗体验区等多元化功能模块,丰富村庄的功能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设计亮点
1.设计一条贯穿全村的艺术乡径,将文化活动、文旅项目、农业生产等功能联系起来,作为游客参观主要路径,优化村落步行体系。
2.引入艺术创作基地和民俗体验区等多元化功能模块,丰富村庄的功能结构。
3.以村庄传统农业为基础,强调村民参与,创新性设计多功能使用的“联合菜园”,探索农地新型合作经营模式。
4.以公共空间设计助力村庄社会民生建设,凝心聚魂,激发村庄活力。
5.将以上设计为基础铺垫,构建小朱家村文化生态系统,指导具体设计落地。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