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境 · 蔚来—基于郏县中联天广废旧水泥厂改造更新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5/03/20 22:57

浏览量

6547
作品编号:ILIA-S-WORL13257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更新改造类 - 工业遗迹保护与更新
项目名称:智境 · 蔚来—基于郏县中联天广废旧水泥厂改造更新景观设计
项目地点:平顶山市郏县
项目规模:3.8公顷

▲前期分析与鸟瞰图

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前期分析,涵盖区位分析、场地现状评估、内部结构分析、周边环境调研以及竖向分析等多个维度。通过这些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场地的自然条件与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我们绘制了鸟瞰图,直观展示了中联天广水泥厂景观改造后的整体布局。图中清晰标注了游览路线及特色景观节点,为后续设计提供了清晰的视觉指引。

设计说明

本次工业遗址的改造设计项目位于平顶山郏县的中联天广水泥厂旧址。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原有的工业布局已不再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导致了环境退化、活力丧失和土地污染等问题的出现。该设计以“智境·蔚来”为主题,采用生态恢复技术,对这些工业废弃地进行景观改造,旨在重新激活这些被遗忘的土地,为市民创造一个绿色的活动和交流空间。结合郏县传统文化元素,探索废旧工业遗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打造具有时代感和文化传承的生态景观空间,场地内的建筑、厂房和工业设施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见证。在进行设计改造时,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元素的价值,致力于保护工业遗产,将绿色建筑技术与智能化手段结合,赋予水泥厂新生命,并保留历史文化记忆。通过融合郏县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和地方特色,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空间。增加绿色植被、生态湿地和雨水回收系统等环保设施,提升场地的生态价值,促进工业遗址与自然环境的无缝连接。此外,充分利用废弃厂房结构,创造可持续、智能化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如文化展览区、创意工作坊和休闲区等,成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交汇的场所。

▲现状梳理与设计理念

我们对场地现状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从历史背景、文化演变、人群活动、建筑铺装等多个角度展开深入分析。基于这些研究,我们提出了“绿色智能”的设计策略,并以“智境·蔚来”为主题,致力于将生态恢复技术与人文历史相结合。通过对废旧水泥厂空间的重新设计,我们探索了工业遗址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旨在打造一个兼具时代感与文化传承的生态景观空间。场地内的建筑、厂房和工业设施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记忆的载体。

▲策略解读与实施

针对现状梳理的四大核心问题,我们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首先,通过融入郏县的传统文化、手工艺及地方特色,我们塑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景观空间。其次,通过增加绿色植被、生态湿地和雨水回收系统等环保设施,我们显著提升了场地的生态价值,实现了工业遗址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场地的功能性,也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俯瞰图与分析图

在设计中,我们充分利用废弃厂房的原有结构,将其转化为可持续、智能化的多功能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包括造型景观桥、工业遗址展厅、中心水景广场等,成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交汇的独特场所。通过俯瞰图与分析图的展示,我们清晰地呈现了设计理念与实施路径,为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设计感悟

本项目通过生态恢复与智能化设计,将郏县中联天广水泥厂旧址转型为可持续、多功能的公共空间。项目保留工业遗产,融合地方文化,赋予废弃厂房新生命。注重历史保护与科技融合,为市民提供绿色、智能、活力的交流空间,成为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的交汇点,体现创新性、环保性与社会价值,值得奖励。

设计亮点

本项目通过生态恢复与智能化设计,创新改造平顶山郏县中联天广水泥厂旧址。保留厂房结构,减少环境负担,融合绿色建筑技术,打造环保、智能的多功能公共空间。引入地方文化元素,展现郏县特色,强化文化与科技融合。设计文化展览区、创意工作坊、休闲区等功能空间,满足市民需求,创造人与自然、历史与未来交汇的场所。运用智能照明、能源管理等技术,提升使用效率与舒适度。通过生态景观打造与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提供绿色宜居的公共空间。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