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城同栖·焕活新生————基于生态修复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作品编号:ILIA-S-202412832
主创姓名:丁明轩
设计成员:贺嘉谊、周诗画、傅一洋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城市更新
项目名称:河城同栖·焕活新生————基于生态修复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院校名称: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徐艳华、陆熹、宁芙儿、黄滢
设计时间:2024-08-29
项目地点: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天滋河公园
项目规模:约4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城市更新
▲鸟瞰图与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璀璨的凤城河景区与坡子街相接的天滋河公园,总占地4公顷,周边环绕着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凤城河景区作为泰州的城市瑰宝,其魅力不言而喻,是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然而,项目现场长期疏于管理,呈现出一派亟待焕新的景象:内部设施斑驳,休憩之所稀缺,凉亭座椅难觅踪影;植被布局单调,缺乏季节变换的绿意盎然,杂草肆意生长,掩盖了往昔的生机。
为此,本次设计不仅聚焦于设施的全面升级与翻新,更在尊重原有场地的基础下进行深度融合生态修复,力求重塑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对泰州市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与场地设计相融合。对场地中硬质驳岸实施创新改造,结合打造可淹没岸坡,模拟自然水文过程,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与自我恢复能力。同时,生态护坡修复将成为关键一环,通过植被覆盖与土壤稳固技术,防止水土流失,构建稳固而美观的滨水生态屏障。
设计说明
该项目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璀璨的凤城河景区与坡子街相接的天滋河公园,总占地4公顷,周边环绕着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凤城河景区作为泰州的城市瑰宝,其魅力不言而喻,是城市形象的一张亮丽名片。
然而,项目现场长期疏于管理,呈现出一派亟待焕新的景象:内部设施斑驳,休憩之所稀缺,凉亭座椅难觅踪影;植被布局单调,缺乏季节变换的绿意盎然,杂草肆意生长,掩盖了往昔的生机。
为此,本次设计不仅聚焦于设施的全面升级与翻新,更深度融合生态修复理念,力求重塑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对泰州市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分析,与场地设计相融合。对场地中硬质驳岸实施创新改造,结合打造可淹没岸坡,模拟自然水文过程,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与自我恢复能力。同时,生态护坡修复将成为关键一环,通过植被覆盖与土壤稳固技术,防止水土流失,构建稳固而美观的滨水生态屏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设计中精心挑选并种植强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它们如同自然界的清道夫,有效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净化水质,为凤城河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让清澈碧波与四季更迭的美景交相辉映,共同绘制一幅生态宜居、人文荟萃的绚丽画卷。
▲文化分析、人群分析、场地基本情况分析
泰州传统文化元素涵盖:儒家文化、江南园林文化、梅兰芳戏曲文化、中国传统木偶戏文化、吉祥文化、早茶文化、杏林文化等中华传统文化。项目通过设计将泰州传统文化融入场地中,以提高市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场地的动物资源与现存植物高度进行分析,为后续生态修复、植物脉络梳理奠定基础。
▲总平面图、驳岸修复分析
通过对生态泊岸的高度、可能性淹没程度、生态护坡技术整理分析,将驳岸设计为阶梯式泊岸、生态花田、亲水平台等形式,并对原本的泥质泊岸、沙质泊岸和乱石泊岸进行了修复,打造可淹没岸坡及强化生态护坡。
▲植物种植分析、引鸟策略分析、剖面图与效果图
本次设计对水生植物、乔木和灌木深入分析研究。场地中引入强净化水生植物,它们如同自然界的清道夫,有效吸收水体的污染物,净化水质,为凤城河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让清澈碧波与四季更迭的美景交相辉映。并采取措施吸引鸟类筑巢在尊重原场地的基础上修复其生态环境,体现出生态可持续性的宗旨。
设计感悟
本项目在设计阶段中,小组成员通过创新硬质驳岸改造、打造可淹没岸坡及强化生态护坡、生态引鸟修复等措施,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对强净化水生植物的引入,彰显了我们对环境可持续性的深刻承诺,对生态修复的一系列实践。
设计亮点
该项目的设计亮点在于其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修复与景观提升策略。
首先,通过硬质驳岸的生态化改造,打造可淹没岸坡,模拟自然水文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提升生物多样性。其次,设计中精心挑选并种植强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净化水质,为凤城河注入新活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融入了“植物食缘引鸟”、“人工设施引鸟”及“植物筑巢引鸟”等生态修复措施。通过精心挑选具有吸引鸟类特性的植物,构建丰富的食物链,吸引鸟类栖息;同时,设计人性化的观鸟平台、鸟巢等人工设施,为鸟类提供安全的栖息与繁殖空间;并利用特定植物的自然形态,模拟鸟巢环境,鼓励鸟类筑巢繁衍。
这些措施不仅丰富了项目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还增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体验,使项目成为城市中的一片生态绿洲,体现了河城同栖·焕活新生的主旨。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