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24/08/30 17:20浏览量
183设计背景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先生是一座永不衰败的丰碑,他的文学作品深刻而震撼人心,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文学花园, 通过独特的景观序列,细微的景观品质,意蕴深刻的的景观寓意,让大家漫步在鲁迅文学的字里行间,徜徉在鲁迅文学的精神花园,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思考。
场地现状
场地位于北京市阜成门宫门口二条,鲁迅博物馆内西南侧,面积约314平米,北侧为朝花夕室和鲁迅故居,西侧为围墙,南侧和东侧为办公楼。
场地平整,道路僵直,种植丰富,空间相对单调
周边建筑为古色古香的合院建筑风格。
现状问题:
1、空间单调,一览无余
2、现状两个亭子过于前置,前景空间压抑
3、文化底蕴缺乏,鲁博特色缺乏
4、景观简单粗糙,品质待提升
设计理念
拂晓之境——重温鲁迅文学的黎明时光
以自然山水为体,以鲁迅人生轨迹为线,以文学思想为点,打造可居可游可赏可行可望的鲁迅文学思想中的精神花园。
拂晓之境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思的花园,旨在重温鲁迅文学的黎明时光,探索他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以及对现实的关怀与反思。花园以鲁迅的文学世界为基础,通过景观、雕塑、植物和音乐等元素,将游客带入一个幽静而富有内涵的文学之境,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鲁迅文学的精神气息和时代意义。
设计定性
鲁迅文学花园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思的花园,旨在重温鲁迅文学的黎明时光,探索他作品中的思想与情感,以及对现实的关怀与反思。花园以鲁迅的文学世界为基础,通过景观、雕塑、植物和音乐等元素,将游客带入一个幽静而富有内涵的文学之境,让人们在这里感受到鲁迅文学的精神气息和时代意义。
设计定型
叙事结构 线性布局 一园五庭 游线闭环:将院落空间串联,通过曲折迂回的空间游走、一步一景的场景体验、山水极致发挥,营造独具鲁迅文学的思想和情感的空间
设计定形
花园和文学都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都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都是人类文明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人类对美、对自然、对生活的追求和表达。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作品大量运用白话文,语言质朴,平易近人,贴近人民生活,易于被人理解和接受。基于此,本设计旨在打造白话文景观,即用朴素的景观要素,表达强烈的激情与生命力。
方案设计
1.草木庭
草木庭以鲁迅文学中的自然意象为主题,强调自然、朴素和宁静。这个区域将营造出一个宁静的花园环境,以树木、花草和绿地为主要景观元素,体现鲁迅笔下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感。草木庭内布置各种树木和花草,以营造自然的氛围;设计小径供游客漫步,设置景墙、月亮门,以展示鲁迅文学中百草园的自然意象和主题。隐墙、青砖、花草,日光与树影在此尽情的挥洒着灵感,使得空间充满趣味性,形成独特的百草园视觉记忆和空间体验。草木庭,草木葱茏,鸟语花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绿韵在眼前挥舞纱漫,你从花丛走过,便成了彼岸独一无二的风景,成为时光中和煦的春风。
景观要素:
月亮门:
比喻人生的出路: 月亮门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出路或希望的归宿。在鲁迅的作品中,月亮门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寄托希望和梦想的象征。
出自《故乡》: 在鲁迅的《故乡》中,月亮门被描述为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人们渴望通过月亮门逃离现实生活的困境,寻找心灵的栖息之所。
瓦片:
比喻残破的现实: 瓦片常常被用来比喻社会的残酷现实和人们生活的困境。在鲁迅的作品中,瓦片代表着社会的黑暗和人类的苦难,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悲观的象征。
在鲁迅的《野草》中,瓦片被描述为遍布于乡村的一种残破的建筑材料,象征着乡村贫困和人们生活的艰辛。瓦片也常常被用来比喻人们内心的痛苦和彷徨,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无奈的反映。
绿草: 绿草被用来比喻“真实的自然生活”,因为绿草生长在地上,是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植物。
动物:
蝴蝶: 蝴蝶被用来比喻一些时代的文人,他们飞来飞去,但没有自己的主见和独立思考能力。
蚂蚁: 蚂蚁被用来比喻社会中的劳动者,他们勤劳而忠诚地工作,但往往被社会忽视和压迫。
露珠: 露珠被用来比喻诗人,因为露珠是大自然中的一滴清泉,象征着诗人的清新和纯洁。
植物:百合、牵牛花、葫芦、石榴、菊花、绿草、丁香、牡丹、月季、苔藓
2.涌泉庭
涌泉庭旨在重现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术探索和文学成长。庭院以清新的日式庭园为基调,融入了富有文学氛围的元素,呈现出一种充满灵感和智慧的氛围。游客在此可以感受到鲁迅学子时代的思想启蒙和文学追求,探索他早期文学作品背后的深意。漫步光影长廊,水光荡漾,树影婆娑,置身其中,感受阳光、树影、水景相映成趣,体会云淡风轻中的悠悠岁月。亭台楼阁在鲁迅的作品中常常是人物聚会、议论的场所,也是心灵交流的场所。感受日本审美意识中的简素、枯高、静寂、幽玄、自然与脱俗。涌泉庭局部角落采用自然石、流水、落叶等元素,营造出清幽的氛围,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日本留学时代的校园中。
景观要素:
亭比喻人们的精神世界或文化境界、比喻内心的寄托和避难所
静水比喻生命和精神世界也比喻清洁和宁静
石代表着人们内心的顽强和坚韧,生命的顽强。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人们需要有足够的坚强意志和勇气,才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牡丹被用来比喻“奢华的文学”,因为牡丹花大而艳丽,但没有香味,被视为虚华的象征
竹坚韧不拔的品质: 竹子在风雨中屹立不倒,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
清廉高洁的品质: 竹子笔直挺拔,没有丝毫浮华,象征着人们清廉高洁的品格和正直品行。
3.风雨庭
风雨庭以鲁迅文学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生苦难为主题,强调现实、挣扎和坚韧。这个节点展示鲁迅面对社会现实的觉醒和抗争,以及他参与社会运动和革命活动的历程。这个区域将营造出一个富有张力和张扬的环境,以独特的景观元素和材料,表达鲁迅笔下的社会风情和人生沉浮。区域内设置跌水,以表达鲁迅文学中的洗礼和洗涤;设置装置艺术,以展示鲁迅文学中的社会主题和人物形象。运用深色压抑及局促的空间表达鲁迅面对社会现实的觉醒和抗争。
景观要素;
巨石比喻黑暗的社会带给鲁迅先生一种沉重而压抑的感觉
风道比喻社会风气和思潮,因为风具有无形而强大的力量,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台阶比喻人生的进步和发展
黑暗代表悲观和绝望、死亡和毁灭
跌水(雨)比喻哀伤和忧郁,也比喻洗涤和净化
4.思潮庭
思潮庭以鲁迅文学中的思想启迪和知识探索为主题,强调智慧、思辨和开放。这个节点展示鲁迅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以及他对于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设计包括展示鲁迅思想的重要著作和论文,以及对自由、民主和人权的追求和思考。营造出一个富有智慧和启发的环境,以跌瀑、装置艺术和置石装置等元素,展示鲁迅文学中的思想深度和学识渊源。镜子可以反射出周围的景物,而文学作品可以反映出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景观要素:
瀑:生命的奔腾和活力
镜面水:自我认知和认识
路:比喻人生的旅程,比喻前进和探索。象征着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
倒影白云:白云被用来比喻作家,因为白云漂浮在天空中,象征着作家在文学世界中的自由和无拘束。
树影:树影常常被用来比喻宁静和舒适
5.永恒庭
以鲁迅文学的永恒价值和影响力为主题,强调传承、纪念和敬意。这个节点展示鲁迅文化的永恒价值和影响,以及他作品的传承和影响力。营造出一个庄严肃穆的环境,中央立有一座象征光明和希望的雕塑石。象征着鲁迅先生的精神所指引的光明和正义,展示鲁迅文学的永恒魅力和时代意义。通过这几个阶段的文学花园景观设计,参与者将从追溯鲁迅的足迹开始,经历光明与希望、思潮的激荡、黑暗中的觉醒,在静谧中沉思,最终回望初衷,感受鲁迅文学的深刻魅力和人生的升华。
景观要素
逐光径:象征着鲁迅先生挣扎前行,追求光明的人生历程
以鲁迅先生句子 “在我们还算是新的尝试,自然不免幼稚,但恐怕也可以看见它恰如压在大石下面的植物一般,虽然并不繁荣,它却在曲曲折折地生长。”为引,形成光明之树的主干,描写四季植物的语句组成蜿蜒的枝条。
鲁迅先生的文字化作曲折有力的生命之树,不畏四季更迭,在流逝的时光里坚定不移地向着象征光明与希望的光明石生长。
高墙:象征着鲁迅生平中的阻碍和隔阂,展示了他在封闭、黑暗的环境中艰难求存的历程。
光明石:希望与解脱
象征着鲁迅先生的精神所指引的光明和正义
光明代表着希望和解脱,展示了鲁迅先生通过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所追求的光明和正义。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