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为家 数字创新——基于数字游民未来发展困境研究下的哈尔滨船厂数字游民基地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8/29 23:34

浏览量

1957
作品编号:ILIA-S-202412819
主创姓名:傅一洋
设计成员:孙晨翕、刘禺希、贺嘉谊、丁明轩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流动为家 数字创新——基于数字游民未来发展困境研究下的哈尔滨船厂数字游民基地设计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设计学院、常州大学
指导老师:黄滢、徐艳华
设计时间:2024-08-29
项目地点:哈尔滨
项目规模:40万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数字游民基地设计鸟瞰

本项目依托原有资源,为数字游民及老社区原著居民提供生产及生活基地,通过最大程度尊重原有现状的基础上,将场地重新梳理划分为生活居住区,生产办公区,休闲活动活动区,生态疗愈区,四个具有功能性的区域。并将每个区域与一块生产性农田衔接,打造桃花源般的生活环境和基地特征。 此次设计在将原有道路疏通的同时,形成一条滨江环线,将场地更好的串联起来,并连接了场地主要的市井轴线与船厂文化轴线。以线串联场地内各个功能区域, 以轴带动场地活力,形成完整的生活和文化生产脉络。使得数字游民得到良好的生产居住环境、社交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帮扶与资助,以下是我们对于场地设计的具体分析。

设计说明

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城市的喧嚣与压力层层递加,使得一新型群体——“数字游民”不断壮大。他们追求灵活的生活方式,依赖互联网进行工作与创作,渴望时间、空间及心灵上的自由,因此大部分游民希望逃离城市走向静谧田园乡村。而设计场地哈尔滨红船厂是一片具有独特的工业历史记忆、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建筑风貌的区域,这片区域承载了哈尔滨计划经济时代的太多辉煌,但随着时间的推演依旧日没能逃脱衰败的命运。通过我们研究发现该场地自2020年起在网络上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兴打卡圣地,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产业经济结构,场地上的居民依旧过着贫乏的生活,越来越多的船厂居民在经济压力下选择远走城市务工。无论是由城市压力迫使走向田园,还是迫于经济收入远走城市,都是社会压力之下人们的选择。而此次设计,将以为数字游民打造理想基地的同时,带动场地经济文化发展,减轻各方压力,让慢节奏居民减轻游民的快节奏压力,让快节奏游民为场地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共赢发展。

▲场地区位及数字游民现状分析

场地位于哈尔滨城郊,距离哈尔滨火车站4千米,是松花江北部的重要中转点,也是黑龙江上的一处世外桃源之地。原先被作为城郊工业基地,现已逐渐转化其功能,未来将成为哈尔滨年轻人拍照打卡的网红聚集地。 经过调查研究,场地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当代年轻人——在社会压力之下产生的大量数字游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之地高度符合,但场地中仍有很多现存的劣势现状,以及功能不足以满足当代“数字游民”的需求。因此,下面将在以带动场地发展,最大程度尊重场地现状及历史的条件下,打造新型数字游民基地。

▲设计平面及立面分析

以下分析为对场地的道路分析、区域分析、轴线分析与建筑分析,场地设计最大程度的尊重原场地现状,结合数字游民及当地居民的需求,为场地重新规划设计,打造全面的新型数字游民基地,场地根据数字游民需求划分了不同的功能空间,使原先杂乱的空间区域做了重新规划设计。同时场地以高低错落的建筑与周边松花江和高架桥形成丰富的层次,形成一条错落有致的天际线,成为哈尔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人隔江而望便心生向往,使场地成为城市高压下的年轻人向往的“世外桃源”,场地保留的特色老船厂建筑成为哈尔滨文化的代表之作,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效果展示及运营策略

项目在前人对于数字游民基地的研究和建设基础上,注重真正意义上满足数字游民多方面的需求,使数字游民不仅是短期停留更愿意长期居住于此。在保留场地记忆的同时,又具有产业功能,吸收数字游民资金,鼓励数字游民产业发展,集生态与休憩为一体,是数字游民的综合性帮扶基地。不仅为场地设计规划了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和场地布局,更设计思考了场地的经营策略和针对满足游民各方面需求的产品策划,使场地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设计感悟

本项目紧扣民生福祉,通过数字游民群体友好型设计,满足了这一群体当下甚至未来的需求,为其提供多种解决生活困境的新的方法,并有效地回应了场地以及当地居民的需求。本项目不光为当下就业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盘活老工业区经济提供了新的运营思路,是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的内容完整策略丰富的数字游民基地设计。

设计亮点

项目紧密围绕数字游民群体的需求进行规划,提供多样化的生活解决方案,满足这一新兴群体的生活和工作需求。这种设计既响应了当前的就业挑战,也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灵活性。我们不仅为老工业区的经济复兴提供了创新性的运营思路,还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引入新的运营模式,能够有效盘活老工业区资源,提升经济和环境双重的效益。通过巧妙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老船厂建筑,将其转化为文化代表性建筑,力图将这些历史建筑打造成哈尔滨的文化名片。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