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蓝织绿 向野而生——基于再野化视角的泰州长岛与枫叶岛生态景观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7/31 22:05

浏览量

484
作品编号:ILIA-S-202412595
主创姓名:李烨漫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恢复性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汇蓝织绿 向野而生——基于再野化视角的泰州长岛与枫叶岛生态景观设计
院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指导老师:王夕倩
设计时间:2024-06-01
项目地点: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长岛与枫叶岛
项目规模:106550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恢复性景观设计

设计前期分析与平面图

场地位于泰州市凤城河景区内,文旅资源丰富,历史可以追溯千年,是泰州市上位规划的轴心区域,属于公园绿地范畴。场地周边景源丰富、气候温和,周边交通便利。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场地现状杂草丛生、淤泥阻塞、存在工业污染。 在生态上,场地存在很多种类的植物、鱼类、鸟类。但场地没有为周边居民更好的服务。

设计说明

在如今城市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区域留存的原生荒野自然景观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城市荒野极高的价值正在逐渐被社会各界认识到。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法,"再野化"是指特定区域中荒野程度的提升过程,在城市公园中对荒野景观的保护与营造可以促进居民与荒野景观的互动,增强城市居民对本土荒野价值认同,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尤其强调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从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西南角的长岛与枫叶岛入手,设计旨在通过对城市中自然空间的调整,通过再野化的方式减轻场地原有污染、合理控制人类干预、增加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提升场地内生态物种的弹性,提高了其长期存活的能力,从而达到城市中岛屿生态空间蓝绿共融的目的。

设计生态现状、再野化设计理念与鸟瞰图

通过前期的设计,我们可以意识到场地不适合大拆大建,而应该在利用原有生物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人类。因此我选择了再野化作为核心理念。再野化是通过保护和营造野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控制人类活动范围,来让荒野景观服务于城市生态。场地明明处于闹市区,却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和周边景点没有互动。河流淤塞得不到疏浚,成为荒草丛生之地。周边居民肆意翻扒种植,开辟为简陋的农田。而河对岸也存在工业污染。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再野化理念的设计可以清污去废、保护生境、服务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大设计策略与效果图

在驳岸策略中,设计将原本淤塞的河道疏浚,把淤泥转造为自然驳岸和桑基鱼塘。因为场地处于河流交汇处,凸岸容易被侵蚀,因此布置;凹岸容易堆积,因此布置石笼石基和本土树枝进行护岸。 在治理策略中,设计在长岛上方布置浅表流湿地,打通断头河。并清除固体废物,保留水杉净水,再多种植防护林和果林,应对废气污染和土壤板结。 在引导策略中,设计利用场地原有石块建造密林观鸟塔和科普博物馆,并引入沿岸观景桥和亲水台阶,控制人类活动范围的同时促进亲水。

效果图与所采用植物

在长岛湿地区域,我们构建了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种植了多种植物,可以起到净水、吸附污染和氮磷钾元素的作用。原本此处是断头河,现在河流从北面的凤城河 经过湿地流向南官河的支流,最后汇入通扬运河。 在长岛花田区域,这里在城市规划中需要建设跨河桥梁,因此桥下种植了多种花卉,都是耐阴、喜阴的种类,也能给经过的车辆和游人带来眼前一亮的视觉感受。 在枫叶岛果林区域,原本这里被翻扒种植成为农田,存在肥力下降、土壤板结、植被减少等情况。设计在翻新土壤后引入本土果树和豆类植物,增加土壤肥力、避免水土流失,与游人互动中增加经济收益。 在枫叶岛桑基鱼塘区域,这里岸边鱼塘土来自枫叶岛南部淤积的淤泥,保障肥力且不浪费土方,也为场地创造收益。

设计感悟

再野化是指特定区域中荒野程度的提升过程,在城市公园中对荒野景观的保护与营造可以促进居民与荒野景观的互动,增强城市居民对本土荒野价值认同,为城市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尤其强调提升生态系统韧性和维持生物多样性。通过对项目所在场地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场地内仍存在生态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但是也存在杂草丛生、淤泥阻塞、工业污染等等问题。场地不适合大拆大建,而应该在利用原有生物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服务人类。因此设计选择了再野化作为核心理念。再野化是通过保护和营造野地、增加生物多样性、控制人类活动范围,来让荒野景观服务于城市生态。面对一系列的问题,再野化理念的设计可以清污去废、保护生境、服务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设计亮点

通过驳岸策略、治理策略、人类引导策略三大策略的交织,并且灵活应用本土动植物和场地内材料,构成生态多样性更丰富的水岸和生态稳定性更好地陆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