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超链接”——第五届绿化博览会南京展园景观规划设计
“Everything hyperlinks”——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Nanjing Exhibition Garden at the 5th Greening Expo

主创设计:余宙

设计成员:刘丝语、倪珉、邵俊宾、白天 

作品编号:ILIA-P-202412980

参赛组别:专业组

作品类别:工程实例 - 设计类·公共景观 - 公园设计

0
热度:39

项目详情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万物超链接”——第五届绿化博览会南京展园景观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江苏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委托单位:南京市绿化园林局

主创姓名:余宙

成员姓名:刘丝语、倪珉、邵俊宾、白天 

设计时间:2023年  9月 01 日 

建成时间:2023年12月 06    日  

项目地点:河北雄安新区

关键词:金陵,生态,循环,万物互联

项目状态:设计类

项目类别:工程实例-设计类·公共景观-公园设计

万物超链接

第五届绿化博览会南京展园景观规划设计




一、项目简介

  本届绿博会主题为“千年大计,绿色发展”,副主题为“美丽中国梦,雄安绿博情”,充分展示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新要求。

  第五届绿化博览会地块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郊野公园西部,其中南京展园位于C区中轴展园组团中心地块,北与江苏展园相接,西侧紧邻河道水系,东南侧与展园道路相接。场地东南侧为珍稀植物园,南部与主展馆相望,场地、植物馆、主展馆形成文化景观轴线,直穿主园设计场地。

  南京展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主要遵循贴合活动主题、联系雄安环境、凸显南京特色三大原则,利用西侧水系引水入园形成湿地景观,同时通过组织游线视线将珍稀植物馆、主展馆纳入景观之中形成借景,设计内涵展示十朝古都的历史文化,契合文化景观轴。


image.png


二、设计说明

  从“千年大计”到“南京展园”,就是从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出发,探索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存续模式,最终形成具备栖息地功能的花园,在展园空间内探讨多维度的自然保护,探索沉浸式不打扰的人类活动模式。


image.png

1-.jpg


(一)设计理念

  展园打造“林境”“水境”“城境”“园境”四大生境,并经由“金陵环”串联,

体验移步异景及丰富的趣味、科普节点,感受未来低碳景观。通过植物的生长隐匿人工痕迹,使人工与自然互相融合、渗透最终将自然还给自然。

  以四种生境打造试验场,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动物友好、人类友好的场地形成不同的共生关系,人与自然共生、动物与自然共生、人与动物共生,既是无限之环也是自然生态之环。


image.png


  一环:金陵环,打造体现南京特色人文、城市发展的步道。采用穿插环绕的方式既嵌入大地,汇聚人流,加强空间吸引力,打破单调的景观空间格局,感受土壤、水下的生命力,又破土而出,构造成环型跑道,满足游人完整环线的同时,感受林地、天空,更为多维度的绿色、开放为游人带来生态、植物、观赏、思考、休闲、运动与教育的多重体验,为之赋予探索、新奇与缓释的空间观感。

  林境:利用微地形打造山体效果,种植高大乔木,栈道穿行其中感受山林野趣。林种放置鸟类驿站、观察摄像头等设施,形成科普观察点。为游客营造一个聆听风、触摸水、感受微气候、感受自然的空间。


image.png

  水境:利用西侧的园区水体,打造湿地水体,种植丰富的水生植物,为鱼类提供友好生境。同时为了更好的观察自然体验自然,打造水下栈道,形成科普教育的场所。


image.png


  园境:打造一处花境景观,注重昆虫友好的植物选择,并设置昆虫社区,提供一处昆虫生境的试验场,感受自然生长的空间景观。

image.png


  城境:利用桥下空间拓展一处特色建筑空间,形成人类友好生境,提供咖啡文创甜品等,并针对南京特色文化进行展示。


image.png


(二)设计策略

  这条“共生环”模糊各个生境之间的界限,形成生态的交织,打破边界束缚,材料和植物之间互相作用,产生了共同的花园语言,这不仅是共生环,同时还是实验环、金陵环、再生环、能源环和低碳环。

  实验环:沿环线设置各种生物生境试验场,吸引动物鸟类植物昆虫等,形成生态观察点,提供各种生物友好的环境,观察生态环境变化带来的物种的生存情况,是动态生长的实验。


image.png



  金陵环:环线在材质样式设计、活动设施选择和园区环境氛围塑造等方面都注重融入金陵元素,以浮雕、植物标本、金陵文化、特色景观等形式展现金陵风貌。


image.png


  再生环:充分考虑步道使用者的需求与感受,打造既符合环境美学又兼具生态保护功能的自然郊野径,采用各种再生、自然材料如电路板、电线、 PVC管、啤酒瓶、瓶盖、砖石、混凝土块、台风吹倒树木、树皮等进行艺术再造。

  考虑到这座自然花园的可持续性,木质材料介入花园,既能保证材料的功能性,又不破坏花园的自然感。园路采用不同材质的体验环线,鼓励儿童及家长脱下鞋子,脚踩树皮、松果、火山岩、卵石、泥地等碳排放因子较低的原生态铺装,带来与自然接触的新方式。

image.png


  能源环:整个场地的活动设施或路径注重采用生物能、太阳能、光能、风能多种新能源,减少用能,实现低碳模式。

image.png


  低碳环:景观设施,利用枯木和石头,做成坐凳、台阶,采用了大量的光伏,和低碳技术。最终,我们希望来到公园的每个人,在每一处都能感受到低碳,并慢慢养成低碳的生活方式……以最轻的方式推动“将自然还给自然”的低碳理念。

  选择高固碳植物和乡土植物,通过复层结构种植模式,提高植物单位面积的固碳效益,通过减少新的材料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延长回收材料的生命周期。


image.png


   (三)总平面图


image.png



 (四)设计分析

  林境、水境、园境三大生境以自然生长、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消极管理模式为主,几乎不提供人为可打扰的设施,只用一条简单路径串联,提供有限的体验通道。

  城境是代表人的行为活动,设计时时而架空穿梭林间,时而步入水下观景,同时提供可进入的休闲驿站,以多种视角观察自然,观赏园景。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五)全园鸟瞰图

   林境、水境、园境、城境四者既独立又融合,形成人与自然生态共生的试验场,

以全新的视角和维度与探讨人、城、生态的关系。


image.png


 (六)景观节点

  1.以热烈的花境入口迎宾,以杉树、法桐、榉树打造林境,点植鸡爪槭、梅花、海棠、樱桃等,设置萤火雾森装置,并打造特色南京人文铺装。


image.png

  

  2. 桥下步行空间,利用桥身、廊架植入南京文化元素,设置南京人文特色的快闪展示带。步道全方位植入南京元素,形成沉浸式体验。


image.png

  

  3. 桥下拓展的建筑空间为湿地、林带、栈道的最佳观赏点,窗边休憩感受城市与湿地的和谐共生。


image.png

 

  玻璃采用光电玻璃技术,可展示南京人文特色、生态实验视频等。


image.png

  4.上层空间穿梭于林冠层,感受山林意境。

  林中设置鸟类旅馆等生态实验装置,并通过互动设施向游客展示。

image.png

 

  5.河道水体引入展园中,打造湿地景观,种植水杉池杉落羽杉形成湿地林,与芦苇香蒲睡莲等水生植物交融共生,也展示自然不同生态生境的共生关系。


image.png


  6. 栈道缓缓下沉至水下,步行其中可以观测水底生态环境,直观体验水生植物、鱼虾动物、水底泥沙等湿地的立体风貌。


image.png


  7.水底展示过渡至另一处下沉空间,展示昆虫的地下王国。同时步道两侧立面增加南京城墙砖及城市剪影,将南京人文元素厚植其中。


image.png


  8. 园路小径穿梭于展园中,利用可回收材料及新能源技术。


image.png


  9. 园境中打造特色花境,设置昆虫驿站、蕨类温室泡泡灯生物实验装置,多维度展现人与花园的共生。


image.png


  10.桥下拓展建筑空间,植入梧桐语品牌,提供轻餐、文化展示、快闪展陈、休憩观景等活动空间。

采用光电玻璃、电子大屏同步展示南京人文特色、异地生态试验场视频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七)植物设计

  南京展园是一座汇集生物多样性及花园美学为一体的,选用固碳植物和乡土植物,为各种动植物提供美好的栖息环境,在共生的环境下感受自然、遇见生活。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八)项目策划

  南京园以向各地游客展示南京生态发展成果、突出南京城市特色,宣扬南京文化气质为核心,策划园区内的活动,将“六朝古都”“世界文学之都”“历史文化名城”等特质展现出来,并利用互动参与的形式提升活动者的兴趣,扩大宣传力度。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



设计感悟


  回首过去,城市、人和自然的边界清晰,城市的发展使得人与自然越来越远;当前我们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探索新型共生关系,利用场地进行共生实验,希望能够起到保护和修复生态的作用,并倡导全民参与、

感受生态系统魅力;

  立足当下,寄希望于未来,构建起一个能够万物共生、和谐成长的城市绿色生态体系。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