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与海——基于牡蛎礁修复视角的海岸恢复力提升策略
Oysters and the Sea: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Coastal Resil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yster Reef Restoration

主创设计:曹嘉祺

设计成员:陈清扬 凌高越 张烨 张笑丽

指导老师:林菁

作品编号:ILIA-S-202412935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恢复性景观设计

0
热度:14907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牡蛎与海——基于牡蛎礁修复视角的海岸恢复力提升策略

院校名称:北京林业大学 同济大学

指导老师:林菁

主创姓名:曹嘉祺

成员姓名:陈清扬 凌高越 张烨 张笑丽

设计时间:2024-08-01

项目地点:天津市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恢复性景观设计

平面和背景

设计说明

天津市位于渤海湾西北岸的沿海平原上,迄今为止已发现了数十处埋藏牡蛎礁体,这一地区因而又被称为牡蛎礁平原。天津古海岸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近岸浅海区,还埋藏着迄今所发现的最老礁体以及现代活牡蛎,牡蛎礁能够净化水体、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营养物质循环,对维护海岸线和底质的稳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它们多种海洋生物的繁殖和觅食场所,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为活动的干扰,牡蛎礁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风暴潮和互花米草生物入侵也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

该项目探索了以牡蛎礁修复为契机,实现海岸恢复力的策略,包括在渤海湾天津段重新恢复牡蛎礁生态系统,通过牡蛎礁加强海岸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以生物手段遏止互花米草入侵。旨在恢复牡蛎礁生态系统的同时,增加海岸浅海区生物多样性,建立牡蛎礁防波堤,保护海岸居民,减少风暴潮带来的威胁,增强海岸弹性。

策略分析图

设计感悟

该项目探索了以牡蛎礁修复为契机,实现海岸恢复力的策略,包括在渤海湾天津段重新恢复牡蛎礁生态系统,通过牡蛎礁加强海岸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及以生物手段遏止互花米草入侵。旨在恢复牡蛎礁生态系统的同时,增加海岸浅海区生物多样性,建立牡蛎礁防波堤,保护海岸居民,减少风暴潮带来的威胁,增强海岸弹性。

设计亮点

该设计通过综合性策略,以牡蛎礁修复为契机,综合治理渤海湾天津段海岸生态问题,以下策略提出为设计亮点。
策略一
该策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利用现有礁体和屏障加固海岸,同时人工补沙扩大海岸生态面积。第二阶段加入农业浮木平台和循环盐沼以及生态装置,提高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为牡蛎礁生长提供基底。第三阶段补种红树林,增强海岸韧性,同时加固沉积物稳固牡蛎礁体。

策略二
该策略结合牡蛎礁附着物建设和互花米草生物治理,利用互花米草收割后的剩余与混凝土废物结合形成牡蛎礁附着基,实现建筑废料再利用的同时遏止互花米草泛滥,也为牡蛎礁生长提供营养环境。

策略三
该策略旨在构建海潮防御可持续体系,通过回收牡蛎壳,构建牡蛎生长床,随着牡蛎礁生长逐渐增强抵抗海上风暴潮的能力,同时建设可持续牡蛎养殖区,发展牡蛎礁养殖产业,重新唤起人们与牡蛎文化之间的连结。

策略四
该策略结合人文公园在海岸线设置风暴潮缓冲区,抵御风暴潮侵袭,同时加固盐沼地并在海岸后建立植被防护带,增加淤泥堆积扩大海岸生态系统面积,构建风暴潮防御性弹性屏障。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