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肾”——基于雨洪安全格局的绿地系统规划
Urban Green "Kidneys" —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Based on Stormwater Safety Patterns

主创设计:刘婧方

设计成员:宋晓蕊 田嘉瑞 雷璇 董袆瑶

指导老师:吴雷 李榜晏

作品编号:ILIA-S-202412903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绿地系统规划

5
热度:553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城市绿“肾”——基于雨洪安全格局的绿地系统规划

院校名称:东南大学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指导老师:吴雷 李榜晏

主创姓名:刘婧方

成员姓名:宋晓蕊 田嘉瑞 雷璇 董袆瑶

设计时间:2024-05-30

项目地点:陕西西安

项目规模:493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绿地系统规划

▲项目概览与场地分析

    本项目核心区域坐落于西安市灞桥区,其地理边界巧妙地融入了浐灞生态区的广阔怀抱,仅北部边缘轻触未央区的边缘。项目总规划面积广阔,达4930公顷,宛如一幅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壮丽画卷。场地位于渭河阶地与黄土台原的温柔过渡之处,南依白鹿塬,东接黄土台塬,地势自东南向西北缓缓铺展,赋予这片土地独特的地理风貌。白鹿塬的巍峨与夏季丰沛的雨水,虽为景致添彩,却也暗含山洪隐患,提醒我们需以敬畏之心,精心规划。
    “八水绕长安”的佳话中,浐河与灞河如同两条玉带,蜿蜒穿梭于基地之内,它们不仅是西安城东的灵动血脉,更是支撑整个生态区的重要骨架。历史的变迁让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温柔支流,两河携手共进,最终汇入渭河,滋养着这片土地。基地内,浐灞湿地公园、桃花园等自然瑰宝镶嵌其间,为城市增添了几分生机与野趣。综合考量上位规划与实地情况,我们精准定位此场地为:城市生态的守护之肾,经济发展的潜力蓝海,以及交通网络的门户枢纽。

设计说明

本项目深深植根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旨在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巧妙融合,充分利用浐灞生态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精心策划并构建一张多维度、多功能的绿色网络。这张网络不仅聚焦于水安全、生态保育与休闲游憩的有机结合,更致力于推动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规划布局上,提出了“一轴引领、两带环抱、四廊贯通、多节点闪耀”的绿色空间结构。其中,“一轴”作为核心引领,贯穿整个区域,成为绿色生态与功能活动的主动脉;“两带”环抱四周,形成生态屏障,有效抵御外界干扰,保护内部生态平衡;“四廊”则如同绿色血脉,将各个功能区紧密相连,促进生态流与物质流的顺畅交换;而“多节点”则是绿地系统中的璀璨明珠,集休闲、游憩、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为市民提供丰富的户外体验空间。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布局,我们不仅显著增强了区域水循环的韧性与稳定性,有效应对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挑战,还确保了绿地系统对雨水的高效吸纳、蓄渗与缓释功能,为城市防洪排涝提供了坚实的生态基础。在生态效益方面,本项目通过构建完善的绿地系统,有效改善了区域微气候,减少了热岛效应,更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宝贵的栖息地与迁徙通道。

▲历史挑战与绿色愿景

此地,承载着从半坡遗址到纺织城的深厚历史底蕴,是时间与文化的见证者。然而,时代的车轮也留下了自然的伤痕——水系萎缩、湿地受损、水环境污染,加之夏季频发的山洪风险,使得场地面临严峻挑战。为此,我们提出构建一个智慧高效的绿地系统,旨在合理利用雨水资源,重塑生态平衡。具体目标分解为三大方向:一是广布绿地,消解暴雨,守护城市安全;二是构建绿网,均衡滞蓄,储存雨水资源;三是确保绿量达标,增强渗透能力,提升水质净化效果。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期待城市绿地能够成为自然之肺的延伸,滋养土地,净化水源,削弱径流,恢复生态平衡。

▲科学规划,蓝绿交织

规划之初,我们深入分析了现状条件,包括自然汇水区域、建筑风貌、地形高程、用地性质、排水路径、管网分布、内涝风险等,为后续的蓝网与绿网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精细的叠合分析,我们绘制出三级蓝网体系,并以此为依托,布局三级绿网,形成紧密相连的生态网络。在此基础上,我们划分了汇水分区,实施分区管控,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实现既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绿地年径流控制率目标。同时,我们构建了三级蓄压力体系,从源头消解到中途滞留,再到末端调控,全方位提升雨洪管理能力。

▲蓝图绘就,绿满人间

在严格遵守各项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我们精心协调蓝网布局,明确绿地边界,最终绘制出科学合理的绿地规划布局图。这一蓝图不仅包含了绿地系统结构规划、道路附属绿地规划、住区附属绿地规划及公园绿地分类图等详尽内容,还根据不同区域的绿地分布、蓝绿网关系及建筑特点,设计了灵活多变的模式图。这些模式图可灵活应用于A、B、C、D等各个分区,确保每一处绿地都能发挥其最大效益,共同编织出一幅绿满人间的美好图景。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科学量化为核心,精准构建蓝绿融合的绿地系统,有效提升了区域水安全与环境质量,展现了设计的深远价值与显著效益,非传统只考虑平面绿“量”的满足。其创新性与实用性兼具,通过精细化的雨洪管理策略,实现了生态修复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展现了其在提升区域水安全、促进生态保育及休闲游憩方面的巨大潜力。

设计亮点

(1)蓝绿融合,生态创新:本项目将城市绿地系统与海绵城市理念深度融合,通过构建蓝绿交织的空间结构,不仅提升了绿地的美学价值,更增强了其对雨水的吸纳、蓄渗、缓释能力,实现了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科学量化,精准规划:采用科学量化的方法,对雨洪调蓄绿量、绿地雨水径流耦合率等关键指标进行精确计算,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同时,通过精细化的规划布局,形成了一轴、两带、四廊、多节点的绿色空间结构,使绿地系统更加系统、连贯。
(3)多维考量,综合效益:在设计中,我们超越了传统绿地设计仅关注平面的局限,从垂直与水平两个维度出发,综合考虑了水循环、生物多样性、游憩功能等多个方面,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4)前瞻引领,示范效应:本项目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方法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示范。其成功实施将有力推动西安市灞桥区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5)公众参与,共建共享: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公众意见的收集与反馈,力求使设计方案更加贴近市民需求。未来,项目还将通过举办各类生态教育活动、开放绿地空间等方式,促进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与参与,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专家评语

将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雨洪管理理念巧妙融合,构建了多维度、多功能绿色网格,为城市雨水管理提供了帮助,也提升了场地的生物多样性。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中建壹品·汉芯公馆

编号:ILIA-P-202413004

热度:61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皂户河及龙湾景观设计

编号:ILIA-P-202412951

热度:109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鲁迅文学花园景观设计

编号:ILIA-P-202412868

热度:163
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永春魁星岩星宿文化研学景区修规、设计和运营策划

编号:ILIA-P-202412798

热度:75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道滘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圩市精华段整治提升工程)

编号:ILIA-P-202412790

热度:75
深圳市筑奥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云珹瑧悦府

编号:ILIA-P-202412767

热度:104
上海魏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西太行山王莽岭旅游区系列规划设计

编号:ILIA-P-202412764

热度:144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眉山园

编号:ILIA-P-202412710

热度:204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编号:ILIA-P-202412702

热度:127

中建轨交山海境

编号:ILIA-P-202412697

热度:123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准格尔旗工业遗址公园艺术装置

编号:ILIA-P-202412681

热度:101
厦门万景木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百丈漈景区创5A提升项目工程设计

编号:ILIA-P-202412678

热度:99
温州市三川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昆明华发书香云海2-3

编号:ILIA-P-202412655

热度:67
蓝调国际

河清海晏——昆明市海晏村保护与更新

编号:ILIA-P-202412605

热度:486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临港综合区04PD-0107单元C07-02地块项目

编号:ILIA-P-202412601

热度:104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北京·大兴义和庄· 颐和公馆

编号:ILIA-P-202412575

热度:79
凯盛上景(北京)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长沙 梦想·凤栖台示范区

编号:ILIA-P-202412549

热度:82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