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到连通——拯救碳汇孤岛的生态故事
Broken to Connected The ecological story of saving carbon sink islands

主创设计:孙明雨  欧阳乔 曾文娟

设计成员:张鑫

作品编号:ILIA-S-202412667

参赛组别:学生组

作品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恢复性景观设计

1
热度:206

项目详情

设计说明

设计感悟

设计亮点

评论

项目详情

申报类别:作品奖

项目名称:破碎到连通——拯救碳汇孤岛的生态故事

院校名称: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

主创姓名:孙明雨  欧阳乔 曾文娟

成员姓名:张鑫

设计时间:2024-05-21

项目地点:广东省茂名市和阳江市

项目规模:1938千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恢复性景观设计

选址及现状研究

广东省茂名和阳江市作为北部湾城市群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人类活动最为活跃和人与自然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区域,也是影响碳循环的核心区域和动力源之一。场地城镇化发展迅速,工农业产业繁荣,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面临着破碎的严重危机,碳循环(碳汇用地)失衡,碳汇源地退化为生态孤岛。

设计说明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碳排问题愈发严峻,导致了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碳排大国承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集中治理城市工业、能源碳排。虽然减排技术在中国已有些推广成效,但是环境增汇的手段仍在逐步探索,需要更加积极的对策略提升整体生态抗性和碳汇水平,同时缺乏关注城乡片区的综合碳治理。广东省碳排放位居全国第四,生态问题也最为突出,茂名和阳江两市原本的碳汇系统由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面临着破碎的严重危机。本项目通过“营城”+“固本”+“共生”的营城策略,以波的干涉现象为灵感,将碳汇源地视作波源中心向外辐射,不同阻力下的干涉波的振幅变化视作碳汇能力差异,在空间尺度上形成垂直于季风风向的三大固碳拦截波流,与海洋固碳廊道共同构成四层碳排拦截体系,更好的截留并储存碳元素。以理想模型为指导,通过修复廊道上三类夹点,消除碳汇孤岛联系之间的断点,提升区域固碳能力,绘制“源—流—网一体化”的城市群碳汇空间安全格局理想规划布局,实现区域内高效稳定的可持续的碳循环,解决危机。

设计理念和策略

本项目通过“营城”+“固本”+“共生”的营城策略,以波的干涉现象为灵感,将碳汇源地视作波源中心向外辐射,不同阻力下的干涉波的振幅变化视作碳汇能力差异,在空间尺度上形成垂直于季风风向的三大固碳拦截波流,与海洋固碳廊道共同构成四层碳排拦截体系,更好的截留并储存碳元素。

夹点治理场景

以理想模型为指导,通过修复廊道上三类夹点,消除碳汇孤岛联系之间的断点,提升区域固碳能力,绘制“源—流—网一体化”的城市群碳汇空间安全格局理想规划布局,实现区域内高效稳定的可持续的碳循环,解决危机。

恢复技术与场景模拟

规整修复、分类监管,建立流域综合蓝碳观测网络、海陆统筹体系,建立自然与人群的管控标准,促进合理开发,兼顾区域公平与社会公正。基于人本的可持续修复,建立温和、健康的发展导向。希望在碳中和愿景下,能够实现环境抗性和可持续性提升,从生态设计角度做好减排增汇,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设计感悟

本项目独具创意,以 “波” 的干涉为灵感源泉,通过评估及地理信息数据研究,分层分级调整用地。以生态廊道串联碳汇源地,构建生态抗性网络,同时采用人工干预技术进行生态恢复,重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抗性提升。设计方法与规划方案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因地制宜的设计聚焦生态问题,对区域碳汇提升和人的权益保护意义重大。

设计亮点

本项目以“波”的干涉为灵感,通过评估与地理信息数据研究,分层分级调整用地,以生态廊道串联碳汇源地,形成生态抗性网络;人工干预技术进行生态恢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环境抗性的目标,为区域碳汇提升和保护人的权益提供设计方法和规划方案。
1.营城策略:注重对原生的生态禀赋进行顺延,促进城市边缘区生态的自我恢复。理性扩展城镇发展空间,使城乡建设用地的总量保持一定的平衡度,从“减排”层面增强碳汇安全格局的可持续发展性能。
2.固本策略:逻辑围绕“自然恢复学”理论,利用生态系统修复措施扩大覆盖地域范围,让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发挥调解作用。促进“碳流要素”与 “碳场空间”的耦合,引导呈“孤岛型”分布的碳汇源地在安全的主导区位范围内聚集合理的主导功能,利用合理的“碳流廊道”,来满足生物分异的生源需求。
3.共生策略:人与生物进行调和,以生态位为指导,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空间共享形式,构筑符合自然与社会发展规律的生境聚落。建立分级分类的生境组合清单与统一管理单元,避免片面或割裂的生态修复行为。
4.生态恢复技术:在生态上我们希望通过在尽可能保证用地功能的前提下提升地块碳汇能力或通过生态系统营造的方式改造碳排用地。项目从内陆林地至沿海采用了森林、耕地、湿地和海岸生态不同的模型,从土壤固碳、植被增值、农产品增收、生态系统营造和监控等方面设计了方案。从各细节策略入手,希望以碳汇源地持续增汇,以更少的农业用地满足生产需求,开发更大面积的高碳汇能力湿地系统实现整体碳汇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网络的塑造。
后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0

中建壹品·汉芯公馆

编号:ILIA-P-202413004

热度:74
泛亚景观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青岛董家口经济区皂户河及龙湾景观设计

编号:ILIA-P-202412951

热度:113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鲁迅文学花园景观设计

编号:ILIA-P-202412868

热度:176
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永春魁星岩星宿文化研学景区修规、设计和运营策划

编号:ILIA-P-202412798

热度:77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道滘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圩市精华段整治提升工程)

编号:ILIA-P-202412790

热度:86
深圳市筑奥景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云珹瑧悦府

编号:ILIA-P-202412767

热度:112
上海魏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西太行山王莽岭旅游区系列规划设计

编号:ILIA-P-202412764

热度:153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4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眉山园

编号:ILIA-P-202412710

热度:211
四川省大卫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编号:ILIA-P-202412702

热度:132

中建轨交山海境

编号:ILIA-P-202412697

热度:125
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准格尔旗工业遗址公园艺术装置

编号:ILIA-P-202412681

热度:103
厦门万景木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百丈漈景区创5A提升项目工程设计

编号:ILIA-P-202412678

热度:106
温州市三川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昆明华发书香云海2-3

编号:ILIA-P-202412655

热度:71
蓝调国际

河清海晏——昆明市海晏村保护与更新

编号:ILIA-P-202412605

热度:493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临港综合区04PD-0107单元C07-02地块项目

编号:ILIA-P-202412601

热度:108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北京·大兴义和庄· 颐和公馆

编号:ILIA-P-202412575

热度:86
凯盛上景(北京)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长沙 梦想·凤栖台示范区

编号:ILIA-P-202412549

热度:88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艾景奖(北京)建筑科学研究院 @ 1996-2020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302793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64号

010-864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