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灾难共生——弹性理念下的偏远乡村未来生存发展模式探讨

艾景奖组委会

2018/08/06 10:43

浏览量

585
作品编号:ILIA-S-20185962
主创姓名:杨子艺
设计成员:李博韬 孙樱绮 袁晓燕 钱浩宇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绿地系统规划
项目名称:与灾难共生——弹性理念下的偏远乡村未来生存发展模式探讨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绿地系统规划

图注:区位及历史文化分析 说明:

设计说明

“未来”看似遥远的词语,其实离我们很近,对于此刻来说,下一刻就是未来,所以我们对“未来乡村”的理解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通过改变现状而改变未来。随着地球环境的破坏越发严重,各地灾难频发,对于避之不及的灾难,我们未来要做的就是与之共生。 我们选择了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的“空心村”——大录村作为设计对象,老村现存大量保存良好的千年藏寨,且尚有大量村民居住,传统藏文化颇丰。但该村地震频发,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泥石流更是一大威胁,同时村内青壮劳动力严重不足,亟需调整产业结构,为此我们选定了3个方向来进行设计。 弹性——在不改变现有建筑的基础上,结合村民日常活动和民族特色,对其落后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进行了必要的弹性改造,在道路间增设滑梯和增加避灾空间,使整个村落内部区域高度可达。滑梯是道路的连接,是儿童娱乐的场所,更是灾时的快速逃生通道,取水点附近的小空间是村民日常休憩,看山看树念佛之地,也是灾时的紧急避险和疏散场所。 亲和——除去村庄内部的避灾设施外,对外围的山体环境进行改造,长达十年的植物涵养手段,和能立竿见影的工程措施,在达到一定景观生态效果的同时,又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泥石流灾害的影响,让自然与村民之间更加亲和。 活力——是对梯田进行整形使其更符合耕作需求,二是加入了经济作物,三是结合大录村位于连接九寨沟景区和神仙池景区的必经之路上,对其产业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能成为一个旅游中转站,实现单一农牧业到农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小规模的商品售卖较之耕作更有商机也更适宜老人儿童进行。 未来乡村,有人才有未来,在我们的创新设计下,大录村从社会关怀、环境友好和经济发展三个层面上都能获得很大提升,村民愿意聚集在此,乡村未来会更好。

图注:现状问题分析 说明:

图注:总平面图 说明:

图注:生态修复措施 说明:针对项目的山体环境进行了改善,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做了防护措施。

图注:生态修复措施 说明:针对项目的山体环境进行了改善,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做了防护措施。

图注:老村防灾空间现状分析 说明:包括老村人员组成及村民平时活动情况

图注:防灾点规划 说明:根据老村人口组成特点、人群活动情况以及老村实际现状进行了防灾点规划。

图注:道路改造 说明:梳理老村内现状道路情况进行改造,增加滑梯作为紧急疏散通道

图注:产业规划 说明:对村民现状产业进行产业提升

图注:效果图+鸟瞰图 说明:

设计感悟

本次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老村千年藏寨群落为保护单位,同时又有人居住,所以我们在进行老村避灾规划时在尽量不改变老村建筑空间的前提下,对老村空间做避灾点规划,让村民在紧急情况下做最有效的避灾活动。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