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忆同游——贵州省息烽县鹿窝镇乡土景观共建营造
作品编号:ILIA-S-20185835
主创姓名:谢于松
设计成员:刘恩熙、刘翔、杨俊熙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旅游度假区规划
项目名称:山水忆同游——贵州省息烽县鹿窝镇乡土景观共建营造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旅游度假区规划
图注:前期分析
说明:老窝村位于贵州息烽县,降雨充沛,气候适宜,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源,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
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作品位于中国贵州息烽县鹿窝镇,鹿窝镇因交通闭塞、对外交流较弱等原因,保持着完好的乡土景观风貌和淳朴的民俗民风;鹿窝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底蕴和风土风貌,本次主题以深度挖掘其价值,将山水作为依托,提出乡土景观共建概念;将“山水忆同游”融入到产业、生活、生产方式等各个方面,实现游客体验参与的目的,并且丰富产业结构。本次设计概念提出产业与乡土文化、生存加工方式、居住生活的共建模式;利用现状条件,挖掘乡镇的潜在价值,放大体验式景观的重要性,将文化软实力(渔村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通过现代技术和参与式体验的方式注入到产业中,并且在原有的生产加工方式上,提出乡村景观营造、游客劳作体验、生产加工产业链构建等,达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并且保留了老窝村的建筑风貌,重新规整与组合,形成独具提色的老窝村民风民俗体验馆,打造名宿群落,最大程度的实现“忆同游”的宗旨,实现游客追忆与体验乡土田园时光的需求,并且在以环境保护,保护本土风貌的主基调下,丰富当地产业结构,提升地区经济活力,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
图注:前期概括
说明: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整体规划等可以知道老窝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但是开发力度不大。
图注:设计构思
说明:提出“山水忆同游”的构思,提出共建模式,通过共建模式实现地区经济提升和游人的体验式需求。
图注:总平面
说明:总平面:整个场地主要分为三个片区:渔村乡土文化名宿区、乡土风光、老窝古村落。
图注:渔村总平
说明:渔村文化名宿区的总平面。
图注:渔村文化
说明:渔村文化名宿区的建筑较为固定,通过对建筑的空间设计,将文化融入商业,将体验式带入乡镇。
图注:老窝过村
说明:老窝古村落通过对村落的重整和重组,形成院落,院落以开展古色古香的体验为主。
图注:效果图
说明:渔村文化名宿区和老窝村院落的效果图。
图注:乡土风光
说明:乡土风光片区以生态、种植体验、劳作体验、作物加工、农家乐等活动基于一身。
图注:产业结构和游览路线设计
说明:通过设计带动片区经济,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设置不同的游览路线,给人不同的“忆同游的感受。
设计感悟
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整体规划等,老窝村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和人文资源。提出“山水忆同游”的构思,提出共建模式,通过共建模式实现地区经济提升和游人的体验式需求。通过设计带动片区经济,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设置不同的游览路线,给人不同的“忆同游”的感受。让我更加了解未来乡村的规划方向。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