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突围——城中村肖家河社区融入城市的概念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8/30 17:29

浏览量

533
作品编号:ILIA-S-20164280
设计成员:黄欣怡 李凯蔚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居住区环境设计
项目名称:中文:突围——城中村肖家河社区融入城市的概念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项目简介和场地现状

设计说明

位置分析 肖家河社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部,隶属于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办事处,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 现状分析 在肖家河社区居住的多是在北京务工的外来流动人口,约占总人数的80%。 如果以肖家河中心为圆心划定一个圈,那么圈内的部分就是肖家河社区居民所生活居住的环境,较为落魄无序。在圆圈之外才是林立的高楼、宽阔的道路,是较为繁华有序的普通城市形态。如果要做比喻的话,这个圈就像是一面围墙,既形成了包围保护,也是隔离,使得肖家河社区像是一个孤岛。 设计理念 设计的目的就是打破实体世界隔离,让里面的人出来,也让外面的人进来,促成一种交互式的发展,同时也打破精神上的围墙,促成视野的进一步开阔。 “回”字构成的意义有3个: 1、“回”形围墙 来自周边无形的围墙形成相对内向型的居住环境,导致居民间交流受阻,儿童的活动范围也收到限制,虽安全却失去活力。 2、新型“回”城 通过拆解街道新布局,使功能布局更为合理。建设文化围墙,增加归属感,溶解壁垒。打破“资源”围墙,使内外环境交流增多。 3、乡景溯回 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对原有生活景象的向往,感受生活的融入,资源平等共享,以及设置更安全的儿童活动场地。 设计成果 此次作品中我们将分成4条线对肖家河项目进行整改: 1、主路整改清障线——回归原貌。 2、主居住块墙面生态文化改造、明确功能导流线——创造归属。 3、新居住人群引进、居住丰富度提升线——内部攻破。 4、商业公共服务共享线——外界瓦解。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 项目简介和场地现状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2 思路和概念形成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3 对比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4 总平面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5 改造方案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6 鸟瞰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7 预期效果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8 场地组合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9 公共休闲场所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10 居住区效果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思路和概念形成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场地实况与预期效果对比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总平面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 改造方案的模型演变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鸟瞰图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预期效果和良性循环的形成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节点拐角示意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公共场所示意

图片属性: 图片描述:居住区效果示意

设计感悟

在团队通力合作完成作品的这段时间,为城中村肖家河社区的居民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是我们的初衷,我们也在这次竞赛中得到了竭尽所长的机遇;可以说作品中倾注了我们这段时间全部的热情。我们的每一次兴奋、纠结都是围绕着项目区的设计。在团队合作的设计中,我们找到了设计本身的乐趣、完成一个设计部分之初的喜悦和回望时的满足。 设计之初,我们每个人都还是新手,对即将展开的工作毫无头绪。然而正是凭借着新手才具有的勇气和探索,从最初的构思到出草图,从宏观分区到细节调整,每一次团队成员意见相左,总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每一次方案取舍难定,我们敢于推翻、重新构想。我们一路摸索,行程缓慢,却一直在前进。 我觉得做设计是一件幸福的事,或许它会让我们觉得很辛苦、很纠结,甚至有时候会对自己感到失望……然而它最终让我们成长,让我们看到的不只局限于眼前,想到的不只局限于专业。从变体“回”字思路的延伸,到道路、绿化、社区文化场地的原型设计,从总平面图的规划到每一个节点的设计,我们从此次设计中了解了一个方案从构想到实现的过程……它让我们成为一群有目标的天真的人;让我们更好地表现自己内心的期待,对生活有更大的热情,对事物怀有更敏锐的洞察和更多好奇,这也正是设计的魅力。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