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景观概念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7/01 14:13

浏览量

3751
作品编号:ILIA-S-20163570
设计成员:罗浩文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风景区规划
项目名称: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景观概念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风景区规划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 一、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四川都江堰市玉堂镇马家沟,毗邻都汶高速。 二、 现状及环境分析 该项目首期占地面积2023亩,总共预计投资1.6亿元人民币,预计3-5年内建成。区域内依序设立后勤工作配套区、科研教育体验区、野外救护检疫区、野化饲养繁育区、半原生态野放过渡试验区、原生态野放实验区等6大功能区。设计区域在原生态野放试验区,设计范围面积为160000m2。其中,过渡试验区和野放实验区将限制性地对中外科学家、保护组织开放。公众可在野化饲养繁育区观看大熊猫。 三、 设计理念 本项目以植物藤蔓的生长为设计概念进行设计,熊猫谷多为高山峡谷,因此栈道显得尤为重要,犹如一根植物的藤蔓,生长,蜿蜒。每一个节点,就像是藤蔓上开出的一朵花,串联着整个栈道。 四、 功能分区 此园区分为3大区域,即:入口水景区、熊猫品茗区、山顶观景区。 1、 入口水景区 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区域,着重在于人们的亲水体验,根据山体的形状,设计了,熊猫科普馆(由原始民宿改造而成,建筑不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特色广场、景观自然跌水、栈桥、台地景观等景色。为游客打造一个自然、动感的观景体验。 2、 熊猫品茗区 为游客打造一个休憩,饮茶的地方。是由原始民宿改造而成, 建筑不作为本次设计的重点。 3、 山顶观景区 本区域着重打造人的视觉观景体验,位于山顶的位置,视线开阔,所以在本区域是没有过多的设计修饰,主要满足人的一个观景体验,有景观园亭、玻璃栈道、木平台等设施。 五、 专项设计 1、 植物:主要还是以当地本土植物为主。 2、 建筑:熊猫科普馆、熊猫茶室。不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多为参考了其他建筑形态进行了改造。 3、 小品:以木质结构来进行设计,以笼子的形态加以改造,富于新奇,接地气。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生活本身就是设计,设计无处不在,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设计师。设计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设计源于自然,我们只是给它加以归纳,总结。景观设计师更是如此,那些违背自然的设计,不能为了利益而放弃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的原则,我们是景观的搬运工,不是破坏者。 设计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受用人群来结合的设计才是一个好的设计,如果没有这些作铺垫,那么无论你的理念多有创意,这个设计无疑是失败的。 有人总喜欢把艺术涉及到设计领域,艺术和设计,我感觉是:艺术只是为设计掺入一点亮点,设计也并不是艺术。当然,有些设计的平面图是一个构成,你也可把她称之为艺术,艺术是为自己所用,而设计是为别人设计,为大众设计。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所在。 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师,总是对材料是相当敏感的。 我引用一句话:“让我们的线条带着微笑。”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