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至绿色——废弃金矿生态修复项目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8/28 09:42

浏览量

2299
作品编号:ILIA-S-20164199
设计成员:符乙婷 刘晋嘉 徐艺涵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园区景观设计
项目名称:白色至绿色——废弃金矿生态修复项目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园区景观设计

图片属性:现状总平面 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近年中国不断加大金矿开采力度,废弃金矿已达三千多处,其尾矿废渣堆积坑及尾矿坝近千处,项目选址的玲珑金矿污染最严重。玲珑金矿位于罗山森林公园风景区内,招远李家村北部。 尾矿废渣坑和尾矿坝三面被大山环绕,一侧紧贴水库,尾矿渣堆积产生的沉积水通过尾矿坝直接流至水库作为农业用水,下游村民的生活用水只能从其他城市调取,生活成本高。空气和土壤中的污染无法避免,常年累积,威胁人体健康。多数村民选择搬离原住所,又使该地缺少人为管理,导致污染恶性循环。 设计小组选定整个矿井,尾矿废渣坑及周边环境作为一个设计整体,在含有镉、铜等重金属元素的尾矿废渣上种植可直接生长的火炬树,逐年售出产生经济效益后将尾矿渣运出,提取金属二次应用。同时在尾矿坝的斜坡平台打入微生物柱,吸收尾矿坝中少量的重金属元素,微生物将由尾矿坑沉积水带入矿坑下部净化池。在受污染的山体大面积种植相应的超富集植物,吸收镉、铜来净化土壤,经过多年的自然演替与周围山体植被相融合。 净化池周围种植超富集植物吸收重金属,水中投放微生物和藻类加速吸收循环,净水排入水库。水库中部和下部均设置检测投放装置,用来检测水质和淤泥中的重金属含量,水质达标后部分导入地下矿井,并在上游及时引水补充水量,持续净化。 将地下采矿区设计成“光与水的花园”,近地面四层可供游人游憩,其余为无人地下花园景观。导入地下矿井的水中重金属含量大幅减少,并含有生物有机质,可作为地下水生植物的灌溉用水。废弃采矿设备仍保留在矿井对应的地上区域,在该区域附近设置由净化后的矿渣做成的导光装置排成柱阵,结合现有建筑设备营造大地后工业景观。导光装置将自然光直接引入地下,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的光照条件。水库水经过地下花园的再次净化后成为洁净的水资源,自然补充到漏斗区,逐步减缓地下水漏斗带来的塌陷危机。

图片属性:污染现状及冶金流程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矿井分布及地下漏斗问题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整体解决方案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治理矿渣的火炬树种植方案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矿坑治理后平面 形成季节性湖泊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尾矿坝治理方案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整个矿区的水循环系统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地下光与水的花园示意图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污染影响范围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地下光与水花园的技术支撑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生态修复需要的植物表及分布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矿坑效果图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地下光与水的花园 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我们希望通过应用完整的生态恢复体系,修复金矿开采引发的水土破坏,建成水资源的良性循环,重建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 采矿业产生的尾矿渣堆积问题,引发各种不可逆的污染,导致山体、植被被破坏,遗留的大型尾矿库矿洞无法整治导致地面塌陷,局部震荡可能使整个城市覆灭。生物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农作物种植受限制,恶劣环境影响身体健康。这一个局部的循环,加上无数废弃矿井的生产遗留,将逐步成为城市,中国,世界的危机。我们用因地制宜的生态修复手法,以生态养生态的方式,人为的引导干预,加速治理历史遗留的严重污染问题,形成一个具有及时应变能力的智能生态治理体系。正如联合国发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设定的目标,把水土治理提升到重点解决问题,走进一个改变世界的时代。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上一篇:无边界社区

0
2120

下一篇:围合.融合

0
1786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