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屋释围——昙华林瑞典教区公共空间更新与活化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8/23 01:07

浏览量

726
作品编号:ILIA-S-20164002
设计成员:刘彦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洋屋释围——昙华林瑞典教区公共空间更新与活化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平面图 图片描述:瑞典教区周边平面图

设计说明

结合昙华林瑞典教区的历史和现状,我们从以人为本和历史保护角度提出策略,力求改善居民生活且更好地传承历史建筑。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上,我们聚焦教区居民的生活特性与活动特征,通过对建筑与空间的整合,增加了可供居民之间交流的场所,或融入于建筑,或与台地交错。   从历史保护的角度上,我们摒弃了博物馆式保护方法,而在恢复建筑历史风貌的前提下,采用生命力更为旺盛的动态保护模式,原住民不必被迫离家,历史建筑也可以展现出较好的风貌。 以人为本和历史保护之间是时有矛盾的。在维护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建筑内部空间难以维持居民全部的生活需求,而外部加建的房屋也影响着建筑风貌。为此我们借用历史建筑的元素对加建房屋进行改造,同时设计部分的屋顶花园。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地理区位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历史沿革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景观特征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近代建筑与现代居民生活互生图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居民居住生活情况调研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植物分布、用地性质、交通可达性分析

图片属性:分析图 图片描述:问题总结,即该区的“围墙”所在

图片属性:文字说明 图片描述:设计理念

图片属性:设计分析图 图片描述: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的解决策略

图片属性:设计平面 图片描述:瑞典教区改造后平面图

图片属性:剖面图 图片描述:改造后剖面

图片属性:效果图 图片描述:改造后效果图

图片属性:鸟瞰图 图片描述:改造后轴侧鸟瞰

设计感悟

场地选择 我们注意到昙华林瑞典教区的契机,是围墙。 由于教区即将进行修缮,原本向整个街区开放的建筑和街巷被围墙隔绝。这时我们才注意到这里有瑞典风格建筑。为什么如此独特的历史建筑会在时间流逝中被埋没在普通民居中? 前期分析 究其本质,原因正是“围墙”。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居民自建的“围墙”明确了边界、封闭了场地,使整个瑞典教区的公共空间支离破碎,阻碍了居民交往。在瑞典历史建筑内部,原有半开敞的外廊被封闭成墙体,影响了建筑物的采光、通风,也抹杀了富有特点的拱券结构;在与历史建筑相邻的空地上,加建建筑粘连着历史建筑的外墙,变成了室外空间里的院墙;而由于昙华林自身的山地地形,历史建筑北侧均为三米以上的高坎,这道天然壁垒使历史建筑北面变成了消极空间。 设计思路 我们将焦点集中在了如何通过改造实体的墙体,打破居民之间交流的阻碍,并进一步探讨使近代历史建筑与现代居民生活相融合的方法。 首先,拆除封闭外廊的墙体还原拱券式结构,尽可能展现历史建筑的原貌。其次,保留大部分加建建筑以满足居民生活要求,将粘连加建建筑改造成廊道,并把加建建筑平屋顶开放为公共空间。另外,将高坎改为层层台地,加入绿化和活动场地。 在设计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无数次地争论近代历史建筑之于当下的定位——保护?使用?以何种方式使用?与封闭相比,恰当地使用是更好的保护方式,但当年瑞典教区的精神文化已在时光流逝中消失殆尽,若强行将瑞典元素植入街区,建成瑞典特色明显的纪念馆或旅游景点,会使瑞典教区独立于整个昙华林之外,与周围民居以及整个城市都格格不入。 最后我们决定,恢复建筑外观,但保留其作为居民居住建筑的功能。从瑞典传教士,到普通的昙华林居民,红顶白墙的建筑成为了线索,时时提醒人们这片土地拥有的独特的过去。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