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后的故事:街区和平演变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8/22 21:18

浏览量

444
作品编号:ILIA-S-20163997
设计成员:李滋 蒋阳 卢程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拆迁后的故事:街区和平演变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1.作品描述了一类特殊的围墙:因为对历史街区野蛮拆迁而形成的围墙 历史街区因为商业开发被征收,进行拆迁后,住户全部被赶走。由于开发商被禁止破坏历史建筑,低额的回报让开发中止,这片历史街区被围墙封闭 2.这类围墙代表了“大拆大建”,并将原住户强行迁出街区的现象 野蛮的开发又非常容易因为资金的问题中途搁浅,形成一类特殊的街区和空城。花园街区在规划还没公示前就已经进行了全面拆迁,并将上千名住户全部迁出。最终导致了街区变成一片荒地 3.拒绝大跃进式的城市建设和改造,希望通过温和的“和平演变模式”,复兴城市历史街区 在拆迁之后,政府并没有力量去修缮破败的历史建筑。同时由于哈尔滨薄弱的经济和文化基础,不能支撑像“北京798艺术产业园”和“上海新天地商业区”那样大规模的历史街区改造项目。因此需要用更加温和的方式,缓慢进行演变,最终达到街区的复兴、创造新的价值 4.用微观的力量,通过积累和渐变,过渡到最终目标 通过微观的“小手”,通过长时间的积累量变,“自下而上”地、用已经闲置的土地创造价值,修复保护建筑。不断往最终极的目标过渡,从而最后实现街区的新的价值

图片属性:街区被围墙封闭 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在快速城市化中,对传统街区的商业开发往往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而大部分的历史街区改造更新也是建立在将原住民全部迁出,再置换建筑功能而实现的。甚至开发者为了节约造价,还会将历史建筑推倒重建。 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花园街历史街区就是这样一个失败例子。曾经的中东铁路局职工住宅,由于大批外来人口的涌入,成为了一个密集的棚户区。在2011年,政府决定将具有优越区位条件的街区改造成商务区,于是开始征收,上千名住户被强行搬出街区。在随后的拆除居民私自搭建的建筑时,许多文物建筑也同时遭到了破坏,甚至也被拆除。 正当建设方案准备实施时,由于开发商被严令不许破坏原有建筑,高额的建设成本和不成正比的回报让开发商撤资停止开发。于是街区戏剧化地被搁置至今。同时为了防止居民回迁,管理部门在街区四周立起了高大的围墙,这个曾经的高级住宅区和棚户区慢慢在被人遗忘。 其中一个街区紧邻建筑学院,大二时每天从教学楼里就能看到隔着条马路围墙里面是一个空旷破败的场地。我惊讶于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地方,甚至是建筑学院学生,也对这个地方非常陌生。 街区内的历史建筑都非常破败,而且没有任何维护,再经过几年,这些建筑必就会全部倒塌,在那个时候,这个地块被商业开发就是无法避免的。 于是在进行了一年的关注,我希望为街区构想一个可以实现的方案,能够让历史街区继续延续下去,用一种新的状态去实现自身的新价值。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