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

艾景奖组委会

2016/08/22 13:59

浏览量

1788
作品编号:ILIA-S-20163989
设计成员:黎云龙 梁伟国 梁智毅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一墙之隔》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封面 图片描述:封面

设计说明

场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与下渡路之间,东面为客村立交,西临中山大学,南邻新港西路及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北近珠江边。规划场地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场地内中的社区存在着不同属性的围墙和门禁,对各个小区、事业单位、学校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 本设计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和规划设计: 1、交通(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围墙的设立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市政交通的通畅,车行的通达度不高,断头路多,影响通行。 2、业态:许多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业态,例如:菜市场、理发店、餐厅、小卖部、健身、娱乐室等都被隔离在社区以外,生活方式较为不便,甚至缺少相应的业态。 3、交流:围墙孤立了各个社区、使社区间居民通交流的机会减少;小区内菜市场、餐厅等的缺失也使小区内居民失去了日常接触交流空间,最终形成小区与小区之间的陌生,甚至是小区内部邻里之间的陌生,最终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及陌生社区的现象。该现象的形成依托围墙的存在,并成为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4、安全:围墙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社区安全的保障,因此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因此,针对这一现象,以实验和测试性的调研方法寻求围墙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合理的规划,对社区内的围墙进行更新改造及对社区内部的业态尽心整理,使居民更便捷的出行,衣食住行更加方便,使人们能够有更多的途径进行交流与认识,并由此形成一个熟人社区安全联防体系,充分的解决了围墙拆除后所产生的问题,让居民自身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富有活力、和谐的理想社区。 本次项目是针对中央发布的政策进行研究与探索,解决城市高速发展下所产生的城市病。通过该项目的调研,研究,发掘能提高城市的流动性及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创造开发便捷、尺度适宜、配套完善、富有活力、邻里和谐的社区的形成的可能性;此课题研究作为一种尝试为其他社区改造甚至可以为其他社区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目录

图片属性:项目概况 图片描述:场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与下渡路之间,东面为客村立交,西临中山大学,南邻新港西路及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北近珠江边。场地总面积约为32万平方米。场地内中的社区存在着不同属性的围墙和门禁,对各个小区和事业单位,学校起着直接的保护作用。 但是两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内人们的办事效率。各自独立小区使居民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减少。造成小区与小区之间的陌生,甚至是小区内部邻里之间的陌生。导致居民与居民之间渐渐地形成内心的‘’有界’’与隔阂,最终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及陌生社区的现象。又因陌生社区对围墙阻隔带来的安全性的依赖,因此形成了恶性循环。

图片属性:场地现状 图片描述:社区中的各种属性的围墙和门禁,虽然对安全的保障有一定做作用,但减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减弱出行的便利性和办事效率。不利于理想社区的打造和社区心无界的交流。 因此,我们基于人的、动态的、精细化的时间政策与空间政策的调整,减缓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制约,提高时空可达性,促进社会公正。通过拆除围墙,小区时空间组织与规划、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个人行为规划等重新建构社区的日常生活,从而回归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解决拆除围墙后所产生的问题,让居民自身就形成 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富有活力、和谐的理想社区。

图片属性:设计主题 图片描述:围绕“安全”、“交流”、“交通”、“业态”进行研究

图片属性:安全与交流 图片描述:围墙的利弊

图片属性:社区人群关系网络转变 图片描述:有“有界”变为“无界”

图片属性:沟通体系的建立与新的安全体系的构筑 图片描述:沟通体系的建立促成新的安全体系的构筑

图片属性:交通1--围合度更新 图片描述:围合度的减少,场地的通达性增加。

图片属性:交通2--路线更新 图片描述:李阿姨从家中到市场拆墙前后用时及路程对比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交通2--路线更新-高先生从家中到车站拆墙前后用时及路

图片属性:业态对策 图片描述:植入三大交流平台和商业点,在最适宜的步行距离内满足需要

图片属性:规划鸟瞰图 图片描述:规划鸟瞰图

图片属性:规划平面图 场景展示 图片描述:规划平面,设计路线 。 业态类型的场地更新效果图

图片属性:场景展示 图片描述:对不同类型的场地进行改造的效果图

图片属性:交通2--路线更新 图片描述:高先生从家中到车站拆墙前后用时及路程对比

设计感悟

2016年2月21日,中央公布了一份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不仅“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 还要求“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对城市的问题和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问题的起点: 城市问题,现代居民间的陌生、生活的不便捷: 1、中国城市高速发展,规模急剧扩张,但同时各种城市问题频发,城市运行效率低下,拥堵、环境恶化; 2人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邻里陌生,生活便利性差,同行时间长等。 对此,我们对中央发布的政策和对围墙进行调研、研究和发掘,整理出一套能够为其他社区改造和规划提供借鉴的可能。 本次课题的研究,提高了我们对中央发布的政策和对城市发展的关注度,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赋予场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在看到现阶段社会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产生的种种城市问题,“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减少 ”、“社会的冷漠”、“交通的不便”、“生活质量的降低”等等,作为公民的我们,有必要为社会付出我们的一份微薄之力,尽我们的最大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因此,本次规划设计方案,我们也尽我们的力量,基于人的、动态的、精细化的时间政策与空间政策的调整,减缓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制约,提高时空可达性,促进社会公正。通过拆除围墙,小区时空间组织与规划、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个人行为规划等重新建构社区的日常生活,从而回归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解决拆除围墙后所产生的问题,让居民自身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富有活力、和谐的理想社区。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