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城市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城市人口加剧,生态破坏;如今城市中的空间环境被分割的独立存在,被一堵堵“围墙”层层包围,造成大雨过后的城市内涝,用水浪费与污染和城市人群的城市病等等问题的出现。
此次设计地点为西安东郊长乐公园及周边居民区,公园绿地面积随着城市建设被不断的缩减,现在被带有围墙的居民楼紧紧围住。现在,我们探寻最初的自然系统,如何在场地中建设社区与公园结合的空间,一个具有吸收与释放的双重空间。第一,在作为城市单元空间的社区场地中,弱化社区“围墙”的种种限制,让社区与公园连为整体,让公园成为社区的生态农场,注重植物的可食用性,打造舌尖上的景观;使社区的居民在休闲健身的同时体验食物收获的过程,感知食物从无到有的历程。第二,打破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的传统方式,将污水处理作为分散式处理,运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态的手段在社区和公园表层进行,把隐藏看不见的系统和过程显露出来。第三,在场地中营造城市冥想空间,为城市人群放空心灵提供一处场所,使健康的心灵相吸于生态的景观。第四,设计中延续当地文化,尊重当地植物,利用当地材料,模糊城市与自然的界限。场地的规划运用生态设计来回归自然可持续景观,构建和还原城市新鲜养分及空气,让城市在生态中再生,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群健康成长。
设计感悟
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第一次参加国际性的竞赛,内心是既兴奋又紧张;当第一次看到竞赛主题的题目时,我就一直思考怎样更好地使景观可持续化,在目前城市建设过程中,经常看到以美化的名义将自然地河道和山野风光加以改造并代之以鲜花和观赏树木,用简单的人工群落代替原生的,复杂的自然群落,这些做法大大的降低了景观的可持续性。关于可持续实践,我觉得事物如何的运转比他们的外观更为重要。
在这次竞赛过程中,首先,我深入的学习了景观生态学,这是设计和分析的基础,让我认识到现在我们人类所身处环境的危机性,而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运用生态的手段使人 建筑物 活动社区及他们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其次,参加竞赛增强了我们小组的合作能力,在讨论期间,有欢笑,有争吵,但最后还是以最佳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在这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保持一种非常开放的思维,不要很快的下决定,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对比与判断,最终决定结果。最后,感谢我的王莎老师对这次竞赛给我们耐心的指导与讲解,用宽泛的知识领域给我们提出很好的建议,记得王莎老师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在不该做这件事的阶段做了这件事,无论结果如何,努力就是最好的回报”。同样,在这次竞赛设计中,从第一天调研开始到最后一天全部结束,饱满的激情让我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而现在这只是一个开始,面对与土地的“未来”和谐相处,这是我一生所为之 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