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乡·“蜂”野·“蜜”桃源 ——基于乡野自然教育主题的川王村乡村景观创意策划与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8/30 23:32

浏览量

555
作品编号:ILIA-S-202412912
主创姓名:胡睿琪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文旅景观 - 田园综合体
项目名称:“蜂”乡·“蜂”野·“蜜”桃源 ——基于乡野自然教育主题的川王村乡村景观创意策划与设计
院校名称:成都理工大学
指导老师:彭俊生
设计时间:2024-06-05
项目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
项目规模:约2700亩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旅景观-田园综合体

▲规划设计与创意策划

设计中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打造相应的功能节点,在原有的村路上增加游玩线 路,构建田园栈道系统,采用点、线、面的设计手法,串联功能多样的景观间。提取川王村“山丘”、“林”、“水”、“田”四大空间单元,形成“归园田居,营野共生”的空间营造策略;构建“蜂趣”、“茶趣”、“田趣”、“溪趣”、“渔趣”五大核心场景;以及提出“云上乡旅”线上互动平台的构想。

设计说明

在当今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人疲惫,惬意的乡野田园生活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乡村景观不仅仅是美丽的风景,更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已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本身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自然教育开展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 本设计以成都邛崃川王村为例,结合场地概况与乡旅发展现状,将乡野自然教育作为主题进行景观规划设计。设计中根据川王村山水环境特色与田园生活,提出“桃花源”概念,描绘会乡访野、游乡耍野和归乡悟野的田园画卷;基于场地不同空间单元特点,提出“归园田居、营野共生”的空间营造策略;该村以蜜蜂养殖为名,通过挖掘乡村产业特色与文化内涵,继而提出以“蜂”、“茶”、“田”、“溪”、“鱼”为核心的五大场景“5+N”体验模式,此外还提出了乡村旅游线上互动平台的构想。设计合理规划分区并营造对应的主题节点,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的同时,注入多元化项目,丰富自然教育内容,提高乡村游玩体验,相聚相逢于川王“蜂”乡,寻觅乡野乐趣,享受甜甜蜜蜜的桃源生活。

▲前期分析

区位分析、设计背景概述、历史文脉叙述、现状问题解读以及人群需求分析

▲场地环境分析与设计概念生成

基于场地周边环境与山水自然格局与生成的桃花源设计概念,访乡寻景,在发现乡村、观赏美景的过程中享受内心向往的田园生活,在遇乡中寻找乡土的文化记忆,在耍野的途中感悟自然、体验自然乐趣。

▲节点设计效果展示

五大主题节点分别是以蜜蜂为主题的“嗡嗡之家”,以古驿、茶文化为内容,“驿道茶歌”,亲近自然、拥抱自然的“山野派对”,展现梯田风光、田园休闲的“乡遇田园”,戏水观水为主的“流水幽林”

设计感悟

本设计灵感源于古画《桃花源图卷》 ,基于原自然生态格局与理想田园生活提取桃花源空间和场景概念,运用了桃花源故事概念将“桃源行”作为主题游径,营造一个具有生态效益、教育价值、文化旅游融合、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为川王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乡村建设与自然教育在乡野景观中的融合运用。

设计亮点

设计结合场地的自然环境与山水格局,与“桃花源”世界相结合,提取桃花源空间环境、田园生活场景以及故事游记,描绘会乡访野、游乡耍野和归乡悟野的主题画卷,并基于场地地理空间单元,提出“归园田居、营野共生”的空间营造策略;通过挖掘乡村产业特色与文化内涵,提出以“蜂”、“茶”、“田”、“溪”、“鱼”为核心的五大场景体验模式,以及线上旅游互动平台,提升乡村景观风貌的同时,注入多元化活动项目,打造人们心中的向往愜意的乡野田园生活,同时也促进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建设发展。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