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间故里——基于城市记忆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8/30 23:01

浏览量

256
作品编号:ILIA-S-202412909
主创姓名:李龙飞
设计成员:卢家赛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城间故里——基于城市记忆视角下的公共空间设计
院校名称:安阳工学院-土建学院
指导老师:张苗
设计时间:2024-08-30
项目地点:安阳市文峰区
项目规模:31658㎡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策略生成

不同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城市记忆视角下,通过记忆为纽扣,提出三大设计策略。以城市记忆为核心,立足城市文脉,融合科技创新,引导市民参与其中,以重拾公众对于城市的认同与信心。

设计说明

当代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催生了许多尺度巨大的广场,空旷而乏味,如同一张张冷漠的面孔,与城市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的稀缺,不断将市民驱赶到城市广场来;另一方面,城市广场单调的空间形式,又无法满足公众多样的文化生活需求。面对需求与“病症”,对症下药是必然之举。根据基地的前期分析,通过对场地的分析与比对发现问题。一,城市作为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空间缺乏场地的文化性与延续性,造成了群众丧失对城市集体记忆的认同感与公共性。二,城市的快速现代化发展,使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公共空间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三,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同时形成了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区域,场地老旧的公园设施设备,缺乏趣味的公共设施被忽略。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三大设计策略。一:记忆空间策略,主要围绕城市历史空间,记忆空间,生活场景空间的空间特点与功能,进行功能组合创新与形态组合创新。二:交互空间策略,针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职能与居民日常的诉求提出。设计内容包括在场地建设中融入互动设计内容,景观设计中添加互动元素,加强人与人,人景观,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三:智能空间策略:在以上两个空间策略的基础上融入智能科技元素,增加场地的共时性与绿色低碳性。以城市记忆为核心,立足城市文脉,融合科技创新,引导市民参与其中,以重拾公众对于城市的认同与信心。

场地与问题分析

该部分对场地历史文化与周边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总结出场地缺少公共空间,存在公共空间设备老旧等各种问题。

鸟瞰图与交互空间策略

在时代的发展中,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好的要求,在公共空间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设计策略着重表现了,通过设计,人在交互中的新的体验,即人与人之间交互,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人与景观之间的交互。

记忆空间策略与智慧创新策略

记忆空间策略,主要围绕城市历史空间,记忆空间,生活场景空间的空间特点与功能,进行功能组合创新与形态组合创新。而智慧创新策略在其基础上融入智能科技元素,增加场地的共时性与绿色低碳性。

设计感悟

该设计紧跟时事,针对当下城乡快速发展,造成的各种问题——缺少公共空间,城市记忆空间缺失,科技发展不均衡等几大突出问题,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兼顾了时代发展的共时性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亮点

充分调研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研究城市记忆理论并运用到设计中,基地记忆空间元素的生成与提取,参照城乡记忆,通过“找出模块——功能组合——形态组合”三步走,进行场地记忆空间的设计与创新,同时融入了智能科技达到绿色低碳,智能交互,科学管理的核心目的。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