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生万物
作品编号:ILIA-S-202412866
主创姓名:张磊亮 赵英同
设计成员:潘煜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河流治理
项目名称:"菌“生万物
院校名称: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指导老师:陈宇
设计时间:2024-06-25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河流治理
场地分析部分
通过文献查找与软件相结合的形式对场地进行区位、污染物、气候变化分析以及候鸟迁徙分析,阐述场地的重要性和后续方法的可行性。
设计说明
近年来,候鸟迁徙过程中的湿地面积退化与污染日益严重,湿地生态系统的失衡加剧了周边生态系统的退化。我们以锦州市小凌河段为研究对象,对污染物和湿地面积进行了检测和调查,基于实际数据和文献资料,得出了利用微生物改善生态坏境的设计方案。基于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在设计阶段提出了三个十年策略,将污染转化为能量,采取温和的手段增强场地活力以及丰富生态多样性。实现生态逆转,人与森林,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由于该河段两岸分别分布了农田和工厂,河流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面临双重挑战,生物多样性缺失严重。本研究通过调查农田化肥使用种类和频率,显示种类多为氮肥,氨肥,磷
肥,钾肥,使用频率高,对周边水质影响大。对工厂排放污染调查,显示多排放重金属,锰,铜,汞,锌。这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因此,我们为生态环境及土壤的修复探索了一种新模式,利用植物的特性吸收重金属污染,并利用植物内生菌群和外生菌群通过繁殖和扩散降解化肥残留,通过不同植被的优势菌群的互相交流,将目标场地环境逐渐恢复。并且将传统农田种植模式转换为兼顾经济与生态的新种植策略,以恢复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实现农田生态统,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菌群大循环,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原理分析部分
包括原理分析图、剖面图以及林、农、河三大系统分析图,通过查阅文献,得出微生物对重金属、氨、氮、磷等污染物的降解、固着、吸附的作用,以及微生物与植物的良性互动,为后续改造场地提供理论支撑。
菌群路径及装置
包括微生物及污染物的变化过程及可能的路径,由原理部分设计出森林系统装置,农田系统装置,湿地系统装置。
耦合过程及最终效果
通过模型模拟得出最适植物种类及组团形式、生态浮岛位置、农田种植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为后续相似场地问题提供可行方案。
设计感悟
本设计兼顾经济和生态的双重考虑。充分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互动机制清理和拦截对改造河段的污染,并且设置了对微生物适宜的繁殖环境,充分发挥微生物对重金属固着,吸附,溶解的作用。对于场地周边的农田设计了轮作、间作的种植模式,在保证农作物产出的同时,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新模式。
设计亮点
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后续干预,依靠微生物的特性对场地内部的污染转化,将污染转为供植物生长和微生物繁殖的能量,达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农、林、河三大系统综合治理,为后续同类问题解决提供新的探索路径。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