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重生 ——哈尔巴岭日遗化武清除与生态恢复计划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8/28 12:03

浏览量

1103
作品编号:ILIA-S-202412732
主创姓名:杨欣瑶 甘岚 杨欣瑶
设计成员:吴芊楠 杨婉 范禹彤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生态修复改造类 - 土壤修复
项目名称:净土重生 ——哈尔巴岭日遗化武清除与生态恢复计划
院校名称: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霍丹
项目地点:吉林省敦化市哈尔巴岭
项目规模:125000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生态修复改造类-土壤修复

场地背景分析

日遗化武是当年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严重罪行之一。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共生产了大约518万枚化学弹药。1945年日本战败后将大量的化学武器遗留在了中国的不同地点。战争虽然已结束近70年,但日遗化武仍在严重威胁和危害着中国有关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哈尔巴岭是国内已发现的最大日遗化武埋藏点。场地内大量炸弹被埋入土壤中,对场地产生巨大的影响,整体场地被分为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设施进行管理,保存,摧毁挖掘出来的炸弹。

设计说明

本设计方案旨在解决吉林敦化市哈尔巴岭地区因日遗化武埋藏点引发的生态破坏和健康威胁。首先,我们将对场地进行彻底清理,优先处理遗留的炸弹和其他危险物质,以确保居民和环境的安全。在此基础上,利用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蜈蚣草等超富集植物,有效吸收和稳定土壤中的砷等有害物质。修复后的植物将被焚烧发电,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形成绿色循环经济。为确保土地的长期安全,场地内将安装一套监测系统,持续监测和评估修复效果,确保生态恢复的可持续性。 考虑到历史遗留问题对周边居民心理和精神上的双重影响,我们在埋藏点周边的安全区域设计了纪念广场,作为居民活动和缅怀历史的空间。广场中央设置了一座景观塔,居民可以登塔俯瞰整个修复区域,直观感受生态恢复的成效。沿道路还将设立纪念展示馆,展示哈尔巴岭的历史背景和场地修复的全过程,通过历史教育与生态修复的结合,增强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和平的意识。通过本设计,我们力求实现生态恢复、资源利用和历史教育的三大目标,切实保障居民的健康与安全。

问题及解决策略

我们可以将场地总结为三种问题,第一,战争遗留的污染以及材料处理问题。第二,场地内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第三,在区域周边的人民群众所受的心理伤害难以治愈。化学武器所含的有害物质砷对土壤影响最大。 为此对于场地的管理我们提出三个步骤,首先进行土地风险监测,然后制定修复方案,并在实施后进行场地监测和管理。同时针对土壤污染,并提出了三种解决方案。第一,先清除场地内炸弹。第二,选用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三种方法进行生态改造。并对污染产物进行回收过滤。第三,场地清理完成达到安全值后,逐步开放场地形成纪念广场供周边人群参观。

场地分析设计

在确定场地的红线范围之后,针对场地进行网格化管理,将整个区域分成50m*50m网格,以便于监测和数据采集50m的尺度可以较为清晰的捕捉到植被类型、土壤特性、水体分布等生态要素的变化。同时在网格内进行随机选点确定土壤监测的位置,确保每个网格单元内的不同位置都有机会被采样,从而增加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保障监测情况的准确。将采样点连接成线最后形成整个场地的生态恢复路线。 纪念广场选址于场地安全区外的距离50米的位置,在这个区域作为路线的终点,既能供游客和周边居民休息,又作为一个纪念的场所给人警示。 在通往纪念广场的路线中设置不同的景观小品,从入口大门进入,沿路向前行走。路途中的休息站点设置了纪念展览馆,陈述了场地的历史,同时在整个路线的最高点设置景观塔,在景观塔上回望历史与未来两个场景相互交映,最终通向终点的纪念广场,沉淀回顾整个历史过程。

纪念广场及其植物设计

哈尔巴岭日遗化武纪念广场的设计灵感源自爆炸的形态,通过艺术的抽象与简化展现历史的记忆与警示。纪念景墙以红色与黑色为主色调,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象征着血与痛的深刻印记。 场地内同时还选择了本土植物进行种植,同时这类植物也能够对土壤中对砷进行富集,选用了春榆,落叶松,山杨等植物,进行乔木灌木的搭配种植,满足不同的山体条件。该场地种植选取了三种不同的模式进行,分别是蜈蚣草与玉米间作,珍珠梅与成片状的蜈蚣草,以及在本地长白落叶松等松树之间穿插珍珠梅、刺五加等当地具有净化能力的灌木。

设计感悟

本设计方案的优势在于综合治理与多重功能的结合。首先,通过清除炸弹,确保场地安全;其次,创新性地利用植物修复技术,不仅回收土壤污染物,还将其转化为发电资源,实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的双重收益。设立纪念场所,让人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使场地成为生态、教育与文化相融合的综合体,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设计亮点

1.引入植物修复技术,通过种植超富集植物回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能源,形成绿色循环经济。 2.通过植物修复实现生态恢复,同时焚烧植物发电,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目标,使场地治理具有可持续性。 3.通过纪念与教育功能的融合,让居民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感受生态修复的成就,增强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和平的意识。 4.设计了景观塔和纪念广场,提供了俯瞰和互动的空间,使人们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反思历史、展望未来。 5.场地内安装了监测系统,持续评估修复效果,确保长期生态安全。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