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遗忘的泪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性景观更新设计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8/28 11:11

浏览量

1802
作品编号:ILIA-S-202412730
主创姓名:许沉风
设计成员:冯紫若 李敏 耿星 朱梓博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乡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永不遗忘的泪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性景观更新设计
院校名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指导老师:胡一可
设计时间:2024-08-28
项目地点:江苏南京
项目规模:约2000公顷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乡公共空间

▲场地背景分析

正如张纯如所言:“不管战后历史进程如何,南京的暴行将永远是人类荣耀中的一块污迹。但使这块污迹特别令人厌恶的是,历史并没有为这个故事写下一个适当的结局。”为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本项目针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开展纪念性景观更新设计。

设计说明

1937年12月13日,南京被血腥的浩劫吞噬。直至今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们的集体埋葬地仍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缺乏系统的引导标识与交通路网,不便于人们前往不同场地进行集中缅怀与悼念,不免愧对先辈、失于后人。基于此背景,本项目首先对现存的18处丛葬地、58处慰安所及30处避难所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调研与测绘,根据各场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悼念、教育、游览三大空间场景的构想。通过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将环境元素、语言信息、设计形式、精神内涵等多元的诠释方法有机融入各类空间氛围中。其次,全面剖析各场地的现状问题,通过优化材料、铺装、植物等景观要素,将孤立的场地串联起来,营造出统一的纪念性景观序列,并选取北极阁丛葬地、金陵大学避难所、煤炭港丛葬地等6处代表性场地进行系统性更新。最后,设计摊位、景墙、座椅和指示牌等一系列特色基础设施,通过细节上的历史元素和纪念标志增强了文化氛围和教育意义,并力求满足人们日益多元的现实生活需求。最终营造出空间分明、景观优美、设施完善,同时充满情感共鸣的城市景观风貌。

▲策略一:空间氛围重构

为解决城市内部空间主题单一、缺乏路线引导的现状,本项目根据水陆、产业、交通等各场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巧妙划分出悼念、教育、游览三大空间类型,各类空间相对独立,同时交织融合,旨在打造独特且具有导向性的城市空间氛围。悼念性空间结合烛光祭、雨滴祭等数字化手段,营造出静谧与肃穆的氛围;教育性空间通过智慧步道、智慧路灯等数字化方式,传递出丰富的历史信息,全面提升参观者的历史认知水平;游览性空间则利用交通专线和虚拟体验等先进的数字化模式,并提供休憩、餐饮与娱乐设施,使游客能够在放松身心中深入感受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

▲策略二:景观元素优化

针对丛葬地、慰安所及避难所整体存在风格与形式的显著差异,且地理位置彼此孤立的现状,项目创新性地采用分割、解构与概念植入的设计方法,运用大理石、清水混凝土等冷调材料,结合丰富的铺装纹理,精心营造出肃穆庄重的氛围,彰显场地的历史厚重感。同时,引入菊花、二月兰等象征性植物增强高低层次感,辅以特定的色彩与光影效果,传递希望与光明的主题。最终选取北极阁丛葬地、金陵大学避难所、煤炭港丛葬地等6处代表性场地进行系统性优化,通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进而提升功能性和纪念价值。

▲策略三:基础设施更新

结合历史元素,项目增设并更新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整体功能性和体验感。例如,景墙中融入多样化的符号,象征战争带来的深重伤痕,呼应历史的沉痛记忆。互动装置结合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互动性历史信息和教育内容。此外,光影独特的路灯、造型舒适的座椅、内容简明的指示牌等设施,全面满足了游客的多元需求,提升了参观体验的深度和层次感。

设计感悟

针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18处丛葬地、58处慰安所与30处避难所等重要历史场所,进行详尽调研与测绘,提出悼念、教育、游览三大空间场景的创新构想。通过优化材料、铺装、植物等景观要素,重点更新北极阁丛葬地等6处代表性场地,并融合历史元素与纪念标志设计特色基础设施,营造出兼具情感价值与历史价值的纪念性景观。

设计亮点

(1)沉浸式空间创新重构:提出悼念、教育、游览三大类型城市空间场景的构想,巧妙融合数字化技术,营造出沉浸式体验氛围,赋予参观者深刻的情感共鸣。 (2)全面性调研精准优化:对现有的慰安所、丛葬地及避难所进行了详尽的实地调研与测绘,基于现状问题的深度剖析,通过视觉元素生动展现精神内涵,实现景观设计与场地特性的完美契合。 (3)精细化设施多元更新:对各类基础设施进行精细化设计,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还增强了空间的整体感和景观的层次感。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