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筑境共生

艾景奖组委会

2024/07/19 10:56

浏览量

274
作品编号:ILIA-S-202412581
主创姓名:汪新月 李常隆
设计成员:吴传琦 吴思林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与花园设计
项目名称:弦歌不辍,筑境共生
院校名称: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院
指导老师:方振东
设计时间:2024-05-12
项目地点:湖北恩施
项目规模:490亩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与花园设计

▲前期分析与总平面图

场地及交通便利人群需求大,周围无公园绿地,环境杂乱,基础设施欠缺,且传统民乐模式无法吸引大众兴趣,所以应结合当地土家传统民族音乐,融入景观,发展土家民乐文化。平面图采用周秦时期的八音分类法,以发展时期为线,制定相应的区域节点。场地多运用五感体验分类设计与数字化智能科技设计,以达到极致的互动体验,引人入胜。

设计说明

项目场地位于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恩施市。本设计结合了黑川纪章共生思想与土家民乐文化,以民乐发展时间为线,结合各时期的精神内涵,融入民乐八音,充分考虑了其空间属性、文化属性、价值内涵与价值属性,创新土家族恩施地区空间再生与功能重组,保护土家族恩施地区居民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完善土家族恩施地区民乐传承与保护技术路径探索研究,为土家族恩施地区居民历史民乐提供可推广的总结经验。旨在打造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彰显民乐独特魅力的城市绿洲与文化地标。 园区主要运用了五感互动体验设计与数字化智能技术设计,为突出民乐文化特色、营造文化氛围,公园内设置了多个民乐文化展示区与民乐表演舞台,展示民乐乐器、曲目、演奏技巧等,定期举办民乐演出,让游客亲身体验民乐的魅力,了解民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公园内的景观、设施和标识也融入了民乐文化的元素,且我们有合理的布局与规划,设置了足够的座椅、洗手间、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设施,并提供足够的开放空间和活动区域。同时,公园还应该考虑到无障碍设计,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达到了艺术展示殿堂、形象亮丽名片、休闲理想胜地、交流活跃平台等愿景。

▲指导思想与建模效果图

本项目以黑川纪章共生思想为设计理念,即人与自然共生、人与技术共生、内部与外部共生、异质文化共生,期望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提高人类生活水平、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以土家民乐文化为主题,从发源中提趣、在演奏中辅听、用科技来创新,从而达到土家民乐公园的构建。

▲专项设计与节点剖面图、效果图

根据周秦时期的八音分类法,土家族的乐器可以分为:金,石,土,革,竹,木,丝,骨八类以此展开,不同的种类分别对应不同的节点,让场地充分的体现出民乐文化的特质。

▲鸟瞰图

设计感悟

本项目以黑川纪章共生思想为理念,运用创新的方式融合传统民乐与现代设计,打造了一个兼具文化展示、五感互动与生态可持续的城市文化公园。通过数字智能技术提升了访客体验,同时无障碍设计确保了社会的包容性。项目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还预期将带动地区活化与经济发展,因此值得表彰与奖励。

设计亮点

项目场地位于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恩施市,恩施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民族有着独特的语言、服饰、习俗和艺术形式,其中土家族民乐文化最具特色。土家族民乐乐器种类繁多,本设计则是采用周秦时期的八音分类法展开设计。旨在打造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彰显民乐独特魅力的城市绿洲与文化地标。结合了黑川纪章的共生思想,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空间,将土家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既充满传统民乐文化气息又不失现代便捷的公共空间。 设计中,我们巧妙地建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展览馆和表演艺术中心,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土家文化的独特性,还通过现代技术的融入,确保了建筑的功能性与耐用性。 在景观设计上,我们通过现代生态工程技术,最大化地利用自然光和雨水,打造出节能环保的绿色公园。此外,公园内配有智能导览系统,访客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取关于土家民乐历史、文化、艺术表演的信息,并实时了解公园内的各项活动。 为了增强互动体验,我们运用五感体验设计,设置了民乐体验区,配备了先进的音频设备,让游客能够亲自体验民乐演奏,甚至可通过内置的教程学习基础演奏技巧。公园内的座椅、照明及指示系统不仅设计为有民乐特色的形式,且采用了太阳能发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无障碍设计亦是本项目的重点,确保无论是老年人还是残障人士都可以轻松访问所有设施。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设计,我们希望这个公园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自然与人文,本土与全球的桥梁,成为城市中的一处共生文化绿洲。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