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界的“边界”——唯有茶香来

艾景奖组委会

2023/04/14 12:12

浏览量

339
作品编号:ILIA-S-WORL11571
主创姓名:唐依洁
设计成员:丁一凡 韩欣雨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建筑设计
项目名称:无界的“边界”——唯有茶香来
院校名称: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韩林飞
设计时间:2022
项目地点: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西部的书洋镇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建筑设计

气味理论介绍

夸克是量子场论中的基恩粒子,已知的夸克有六种。夸克的种类被称为“味”,夸克的每一种味都有一种对应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夸克通过经受全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电磁、引力,强相互作用及弱相互作用,完成“场”的构建。

设计说明

在城乡空间关系近崩溃的今天,快速的城市发展加深了与乡村的社会距离,思考城乡结合关系,就是“城市没有乡村有的,而正是城市想要的”的观点。通过将传统的茶产业发展成创新混合的茶产业链,拉近城乡之间的经济,带来全新的可能性。设计方案把以茶产业的建筑综合体置于茶山中,借助“茶气味”烘托出大自然的能量场,以气体为媒介构建情境,将建筑空间变成包容的情境,开辟了开放的、可组合生长的空间结构,糅合了城乡之间的边界,从而打破固有的二元边界。

茶气味概念思维导图

在城乡空间关系近崩溃的今天,快速的城市发展加深了与乡村的社会距离,思考城乡结合关系,就是“城市没有乡村有的,而正是城市想要的”的观点。通过将传统的茶产业发展成创新混合的茶产业链,拉近城乡之间的经济,带来全新的可能性。设计方案把以茶产业的建筑综合体置于茶山中,借助“茶气味”烘托出大自然的能量场,以气体为媒介构建情境,将建筑空间变成包容的情境,开辟了开放的、可组合生长的空间结构,糅合了城乡之间的边界,从而打破固有的二元边界。

气味概念与空间布局

量子场论中的“场”与中国的“气”是等价概念,往往承载物质与能量。从“气味”入手,利用“场”构建一种新型城市与乡村混合的构成与布局模式。 混合产业的单元体既是气味的来源地,也是气味的体验场。这样以来新的城乡模式被统合在自然能量构建的“场”中,这个“场”有着向外的气场、向内的引力,从而实现“过渡”,打破生硬的城乡边界。

气味建筑空间生成及气味空间分析

传统的茶产业发展成创新混合的茶产业链,从茶的采摘、加工到茶气味的产出,以及茶工艺的体验与创新,成为主要的功能空间。城市成为我们通常所谓的建筑空间,使体验者动态地体验前所未有的城市意象,获取全新的主观感受。 在建筑平面上,六个模块覆在茶山上呈向心型趋势排列,构成城市组群,八成是和乡村统一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区域综合思想,形成一个多中心,整体化运作的城市系统。 在功能设置上,每个模块根据功能限定建筑空间的两个核,由内到外依次为气体核心筒、茶加工、茶工艺体验与消费。最内心的核作为创新的模式:气体核心筒,目的是通过风结构的作用推动气体的动态调节,释放独特的能量场。曲面的核心筒屋顶,通过缝隙与孔洞控制风的进出与流速,利用风的物理元素将气体落实到建筑上。

设计感悟

项目以气味幕墙为概念,为城市设计的核心主题,场所营造的目标在于发现、强化、保护以及创造与地点和空间结构紧密相连的意义,气味作为城乡结合的奇景与催化剂,引导人们在行进与凝视的过程中思考或大或小城乡结合范式的可能,实现打破城乡“边界”的可能。

设计亮点

传统的茶产业发展成创新混合的茶产业链,从茶的采摘、加工到茶气味的产出,以及茶工艺的体验与创新,成为主要的功能空间。城市成为我们通常所谓的建筑空间,使体验者动态地体验前所未有的城市意象,获取全新的主观感受。 在建筑平面上,六个模块覆在茶山上呈向心型趋势排列,构成城市组群,八成是和乡村统一成一个相互渗透的区域综合思想,形成一个多中心,整体化运作的城市系统。 在功能设置上,每个模块根据功能限定建筑空间的两个核,由内到外依次为气体核心筒、茶加工、茶工艺体验与消费。最内心的核作为创新的模式:气体核心筒,目的是通过风结构的作用推动气体的动态调节,释放独特的能量场。曲面的核心筒屋顶,通过缝隙与孔洞控制风的进出与流速,利用风的物理元素将气体落实到建筑上。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头条:

采闲城下

13
1076

山语鹭府

12
1065

原河云墅

19
1353

民邦•璞樾

13
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