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愈边疆 从蚊到“文”
作品编号:ILIA-S-202211077
主创姓名:张静
设计成员:郭宇欣 周芷欣 王羽佳 齐御廷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风景区规划
项目名称:复愈边疆 从蚊到“文”
院校名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吕小辉 张鸽娟
设计时间:2022-01-20
项目地点:新疆
项目规模: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风景区规划
前期数据分析
蚊类起源于中生代,对于动物及人类的危害很大,通过刺叮传播多种病原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本设计场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的阔斯阿热勒村,在该区域中,每一立方米的空间内能够聚集1700多只蚊子,所涉及场地内除村庄外还有农田、牧场、生产基地以及边防战士的驻扎点等。综合考虑各场地特征采取分区域的防治措施。
设计说明
新疆额尔齐斯河北湾被称为“世界四大蚊虫王国”之一,每到夏末秋初蚊虫猖獗,阿勒泰地区的每一立方米的空间内能够聚集1700多只蚊子。蚊虫叮咬不仅能造成不舒适感,更能传播多种严重疾病。该方案基于长效疗法的基础上,针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蚊虫滋生环境恶化现状进行改善与生态修复,构建起区域生态系统,提高场地生产生活宜居性。集中解决场地中的三大问题:
第一,针对蚊虫治理,采取景观生物手段,营造完整的生态捕蚊食物链。
第二,在场地中设置景观驱蚊植物种植带,修复受损生态,营造无蚊之境。
第三,通过增设与提高乡村聚落环境,提供区域活力与宜居性。
具体营造策略将场地分为四部分,分别为居住区,农业放牧区,河流区、边防区,采取分区防治的方法。在居住区内采用改造房屋、增加防蚊灭蚊设施提高居民舒适度,增设活动空间提高场地活力;在农牧区周围增设防蚊植物隔离带以减少蚊虫带来的影响;在河流区域设置生态灭蚊浮岛装置,营造生境,以生物链的方式有效抑制蚊虫产卵与蚊幼的孵化;在边防区则设置蚊虫预警系统、灭蚊装置以及消杀设备,在保护边防战士的同时能够使边防战士提高作业效率。植物保持原有的乡土树种不变,增加适宜生长的驱蚊植物和吸水性植物改善当地环境。
场地现状及概念推演
基于对场地的前期数据分析,结合当地的环境条件,期望在解决蚊虫带来的困扰的基础上,基于长效疗法的理念下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具体将场地划分为河流区域、农牧区域、居住区域以及边防区域,并从蚊虫防治、生态修复、人居环境三方面具体着手,实现从内部到外部的保护,逐层过滤。
方案设计与防蚊装置
在河流区域设置有生态浮岛灭蚊装置,利用自然生态食物链进行灭蚊,在生态浮岛种植吸引蚊虫的植物,且生态浮岛可以为青蛙、蜻蜓等以蚊虫为食的生物体提供栖息地。
在人居环境中设置有防蚊装置,在院落中设置有驱蚊感应灯、防蚊植草沟、驱蚊植物种植池三部分组成,以达到房屋驱蚊、院落防蚊以及减产外部死水的良性循环模式。
设计策略及效果展示
针对场地的四大区域,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为能达到蚊虫有效防治,对当地的动植物生境营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植物营造以吸引蚊虫的种类为主;动物营造以蚊虫的天敌为主,通过自然食物链对蚊虫进行消杀,形成良性生态闭环。
最终,期待在解决蚊虫带来的困扰的基础上,改善生态本底,提高农牧产量,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区域宜居性与活力的目的。
设计感悟
针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蚊虫滋生环境恶化现状进行改善,构建区域生态系统,提高场地生活宜居性。具体将场地分为四部分,采取分区防治,解决场地三大问题:一,蚊虫防治,采取生物手段,营造生态捕蚊食物链。二,生态修复,设置生态浮岛与驱蚊植物,修复受损生态。三,人居环境,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立体交通,提高区域活力。
设计亮点
本设计采取分区域防治的方法,分别为河流区域、农牧区域、居住区域以及边防区域。并从蚊虫防治、生态修复、人居环境三方面具体着手,实现从内部到外部的保护,逐层过滤。
蚊虫防治方面,采取生物、化学、物理防治,将驱蚊、灭蚊装置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修复方面,利用自然生态食物链,为蚊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人居环境方面,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并配合驱蚊植物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蚊虫对人们的危害。
通过治理,我们期待达到在解决蚊虫带来的困扰的基础上,改善生态本底,提高农牧产量,增加居民经济收入,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区域宜居性与活力的目的。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