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景奖组委会
2020/08/31 11:34投票数
81浏览量
2708项目整体鸟瞰图
项目背景
设计说明
场地现状
场地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大尖山,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
场地前期分析
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季风强盛。夏季雨量多集中在7—9月份,易造成洪涝,全年平均气温10.3℃,无霜期173天,日照为2610.6小时。
项目总平面
破败的建筑群旧貌换新颜,为当地增加创收。在这里,古朴厚重的山西窑洞文化、高海拔山区清凉的夏风与温暖的阳光、清新的森林空气、以及森林深处的各种野生动植物都以一种和谐的姿态融合在一起,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互相服务,互相治愈的生命乐章。本项目占地面积3180平,建筑面积1031平,容积率0.32,绿化覆盖率0.81,水体面积531平,造价估算约300万人民币。
场地流线
结构图
结构详图
梳理整合原有场地建筑布局与形制,在保留原有外观不变的基础上适当扩建。1、根据场地原有入口设置公共服务区,赋予场地被使用的功能。2、增设客房扩大场地面积,形成富有山西晋派传统“四合院”的围合格局,建筑之间留有余地,保障场地通透性,重点打造与森林直接接触的自然界面观感。3、植入服务设施、茶餐厅与管理空间,为使用群体提供健康疗愈、自然康养的公共活动空间。
改造详细方案和前后对比
立面图
特色客房
一面墙体使用大面积的玻璃,保证了采光的同时,能够亲近自然。室内搭建特色的木构结构,营造出安静的氛围。
节点1
大门采用了非规则式设计,达到框景的效果。除却巫山非云也。
节点2
走廊处的大面玻璃,使人可以一眼看见院中的樱花树。
节点3
场地中间的下沉式广场增加了场地整体的活泼性,丰富了场地内部的高度变化。
设计感悟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技术创新点
上一篇:汕头潮阳区东山公园景观设计
下一篇:长沙市湘江东岸防洪综合改造项目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