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避难公园设计
作品编号:ILIA-S-20131666
设计成员:肖振东 赵阳臣 赵琪敏 王夏茜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公园设计
项目名称:美丽中国——避难公园设计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公园设计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设计说明
中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带,地震多发,且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地震过后,由于房屋垮塌许多受灾群众住在户外,由于没有事前建成的地震避难场所,一些防震棚随便搭建,常常引发事故,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有的疏散群众的广场没有水,没有废弃物排泄设施,场面非常脏乱。
正因如此,在人口密集、地震危害大的城市中建立功能合理、环境良好的避难场所显得尤为重要。
[公园绿地系统] 为满足就近且快速到达的需要,通过四通八达的无障碍入口以及极具标志性的建筑物,人们可以迅速到达避难场所。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日常同样对外开放,在其中还设置有小中型的shopping mall这也会为避难场所在紧急时刻发挥作用提供全面条件。
[避难建筑空间] 避难场所的主体,是组合起来的六边形钢结构建筑,保证了在地震灾害中的坚固性。同时分地上部分与地下两部分。
[公园整体] 通过四通八达的无障碍入口以及极具标志性的建筑物、标示系统,人们可以迅速到达避难场所。六边形钢结构建筑保证坚固,外围条状格栅作为装饰和灯光指引。地下部分除临时居住还涵盖能源和物资储备功能,同时营造多样的景观效果。
[通用性、循环性] 作为未来避难空间更应具备一定通用性,即在非灾难时仍然具有使用价值。所以我们将地震避难场所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中,把城市公园与地震避难场所结合起来,以塑造集功能性与景观性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园为目的。
[坚固性、应急性] 地震避难空间应具备良好的防护性能,能够抵御一定的外力冲击;避难所外应有清晰、醒目的地标建筑物;同时包括应急供水供电设施、可容纳群众数量、服务范围、群众聚散线路等具体内容。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图片属性:图片描述:
设计感悟
为增强地震灾害应急防御能力,我国积极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目前,全国 68 个大中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汶川地震后,我国各大中小城市都在加快应急避难所建设的步伐。 综合诸多媒体的报道,作者对我国城市应急避难所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1)受汶川地震影响,应急避难所建设热潮几乎辐射到全国所有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千篇一律地搞地震应急避难所。 应急避难所不单纯用来应对地震,其他灾种同样需要,城市要建何种避难所要视当地灾害发展趋势而定,并且提倡应急避难所防灾功能的多样化。
(2)公园成为避难所建设的主要备选场地 ,但由于公园的空间十分有限 ,且受服务半径的约束 ,仅靠防灾公园难以满足整个区域的避难需求。 此外,如果公园自身的安全性较低,也是不符合避难要求,避免将所有的城市绿地都视为避灾用地。 因此,适当地考虑其他空间如地下设施也是十分必要的。
(3)试点建设为主,尚未形成避难系统。 除个别城市外,大多数城市都是依托局部公园来改造新建防灾公园,基本是点状建设,防灾避难效益不明显。 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应该有系统的防灾避难规划方案。
(4)媒体报道过多,民众知情很少。 很多城市对外界公布已经建设了应急避难场所,当实地调查时,附近的民众知道的比例很小。 原因在于:a、宣传力度不够,缺少长期有效的防灾教育宣传方式,例如,在东方时空的一期采访节目中,身处元大都防灾公园的民众对避难场所在哪、具体用途都不清楚。 b、名存实亡,所谓防灾公园只是立了标志牌,实际上和普通公园没有任何区别。
回顾方案的整个设计过程,所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避难场所功能性与景观性的关系,这是对于都市景观发展方向的一种思考与探索。现如今,我国在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和标准化上,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许多地方都需要渐渐发展与完善,避难场所的设计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