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沙漠重新呼吸—河西走廊生态绿洲恢复研究

艾景奖组委会

2015/08/31 23:04

投票数

1

浏览量

414
作品编号:ILIA-S-20153436
设计成员:张地 王思瑶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让沙漠重新呼吸—河西走廊生态绿洲恢复研究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

设计说明

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最大的城市,基地位于依山而傍的酒泉航天镇为中心的一条狭长地带,境内有黑河贯穿其中,村落和农田依水而建。近20年来,黑河流域河床锐减,河水几乎干涸,其基本生态环境已经危及到整个村镇的生存发展。 沙漠地区的沙质土壤经过风蚀后形成高低起伏的沙丘,当雨和雪覆盖土壤后,在低洼处形成地表径流,这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生境,研究表明,树篱的种植可有效降低风速,其影响效果由“常绿树—落叶树—灌木—草本植物(农田、农作物)”逐级递减,方案采用树木的合理配置降低水土流失的危害,并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滞留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管设施凝结成供植物生长的水分,形成“植—筑”良性循环系统。植物的选择以旱地适生灌木为主,如中间锦鸡儿、红柳、梭梭树、柠条等,辅以当地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棉花、小麦、甜菜等,在维持经济作物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对环境加以改善。 作用原理—骆驼鼻孔模型 骆驼作为沙漠里在高温缺水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哺乳动物,其鼻孔的复杂构造拥有神秘的冷凝作用,这同样适用于灌溉系统的运行原理。 白天骆驼呼出湿气,鼻子马上将他们吸回,在冷热交替下,湿气又凝成水,这样维持炎热沙漠的生命活动,夜晚来临,骆驼的鼻孔从由于昼夜温差而产生的温暖湿气中吸入水分。 由骆驼鼻孔的灵感联想到的设计方案由此诞生,在夜间沙漠里的炎热空气蒸发形成地表水,通过巧妙放置树篱将他们冷却下来,使之在植物的生境范围内流动,之后进入装有地下水的冷管中进行再次冷却,这样就会源源不断的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同时这个系统的四周用太阳能泵水,类似于骆驼鼻孔的冷凝系统灌溉植物。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2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3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4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5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6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7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8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9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0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1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2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3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4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5

图片属性:jpg 图片描述:16

设计感悟

我们倾注了很多心血在我们的作品上,从解题选题到最终作品出炉,全都是我们亲历亲为的,虽然辛苦,但很值得。做竞赛是一个历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投上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