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墓”到“园”—报废汽车厂景观改造创新模式
作品编号:ILIA-S-20152927
设计成员:夏伟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名称:由“墓”到“园”—报废汽车厂景观改造创新模式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城市公共空间
图片属性:1-背景概况及场地周边环境
图片描述:对场地背景资料及周边环境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设计说明
该方案的灵感源于近年来各大城市报废汽车堆积如山,严重影响生活环境,同时政府对于报废汽车的现象措施亟待解决。场地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黄河西路南侧,东西紧邻丽子园南街与文萃南街,与运材北街一街之隔,附近多集中居住小区,交通较为便捷。该场地目前主要以收购废旧汽车及二手车为主,大量报废汽车堆砌其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为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带来重重隐患。近年来,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逐年增加。在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加重了交通压力和城市污染,如何处理报废汽车是我国面临的新型环境问题。依据调研结果,顺延周边路网体系,对场地划分为“五大版块”,将零散的厂房规整于一个建筑盒子里,同时赋予新的体验区。竖向设计主要将地势较低的区域作为室外剧院或阳光草坡供游人活动。在场地中心区域,将报废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二次利用制作成可移动的“滴滴车”,部分残损较严重的改造成装置艺术品或雕塑安放于各个片区,这也是办案的亮点。
图片属性:2-问题总结
图片描述:基于场地的swot分析后,得出一些利弊结论,服务于设计内容。
图片属性:3-机遇与挑战
图片描述:通过研究国外发达国家的优秀案例,为本案汲取新的创意点,同时为更好的解决并处理报废汽车带来新的机遇。
图片属性:4-设计策略
图片描述:通过设计构想、场地构想、LID构想、空间构想以及残损部件的再设计诠释场所精神。
图片属性:5-平面生成
图片描述:总平面的形成,以及设计基础分析。
图片属性:6-场所构建
图片描述:营造不同空间氛围的场所环境。
图片属性:7-鸟瞰图
图片描述:鸟瞰效果
图片属性:8-阳光草坡互动区效果图
图片描述:局部效果图
图片属性:9-Reuse体验馆效果图
图片描述:局部效果图
图片属性:10-乐活区域效果图
图片描述:局部效果图
图片属性:11-生态步道效果图
图片描述:局部效果图
图片属性:12-室外剧院效果图
图片描述:夜景效果图
设计感悟
银川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和“塞上明珠”的美誉,是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史上西夏王朝的首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地处中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地处得天独厚的区位。而基地位于西夏区,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市辖区,有一片报废汽车堆砌居民区周边,每次路过总想通过自己所学专业对其进行改造,使之重焕生机,正好借此次艾景大赛机会圆了这个小小的梦想。首先在对场地的改造前充分对周边环境、当地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状况及当地居民的需求做了系统的调研,发现部分功能需要扩充才能达到多方面的协调。其次在设计时严格尊重场地原貌和历史,并没有盲目地大拆大建,而是将场地作为一个时间、空间相结合的实体,通过景观手法将报废程度进行分类,将比较严重的报废部件再设计使之成为新的景观元素,而一些轻度残损改造为景观雕塑,同时将道路系统、建筑表皮,园区整体氛围色调整合成符合场所气质的色调、材质,这也正是此次设计的亮点所在。本次设计着重对场地空间的延续性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将部分部件赋予了新的功能。此外留有大片的阳光草坡及高架景观桥作为市民活动的场地,这些小的细节看似不起眼,但却是寻求对这些旧有的景观结构和要素的重新解释的最重要的创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