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田连
作品编号:ILIA-S-202312214
主创姓名:钱金华
设计成员:李怡凝 叶升富 王继光
申报类别:方案设计 - 文旅景观 - 美丽乡村
项目名称:喜悦田连
院校名称: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指导老师:黄泽远 王有国
设计时间:2023-08-10
项目地点: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波头村
项目规模:112平方米
项目类别:方案设计-文旅景观-美丽乡村
▲总平和设计节点效果
节点运用到了以前农户的工具磨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乡土自然的雅趣,有一种跨时代的感觉,从侧面与当地大片的稻田景观呼应,在人与自然上达到高度融合。渔船和扎染则与当地的生活和民族文化相关联,波头村在大理西湖边上,以前这的很多居民是渔民,用小船来做种植池再好不过,同时又与墙上的扎染屏风联系起来,展示少数民族生活气息。
设计说明
为当地群众打造一个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活力乡村,同时利用旅游资源带动村庄经济发展,设计在充分分析场地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尊重场地现状,保留优质的现状绿化,对于部分区域进行绿化景观提升,植物配置以当地闻名的多肉为主,主要原因是该地多肉产出形成一个经济链,剩余植物配置多以乡土树种为主,枢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主要以常绿树为主,各色多肉,花灌木丛搭配等等。设计围绕“人与自然”的思想,体现生态、人文等,造型采用弧线等分割手法,改善现状绿化,重新组织增加景观节点,打造了一个生态田园的景观风格。设计以更人性化,更便利,使人愉悦的绿化景观为重要目标思想。为游客,居民等创造自然有优美,多元丰富,舒适的室外休憩空间,突出主题思想的同时满足交流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
▲植物配置和定位
青砖墙的位置选择与当地政府倡议种植的多肉结合,首先多肉是当地的主要产业,在做到景观美化的同时又能让更多的游客看到各型各色的多肉,这也可以帮助当地人打开市场,带来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在其它搭配的植物上选择适合当地的爬藤,遮盖部分的土墙,选择易存活的乡土乔木想搭配。定位上坚持生态优化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公益性原则以及永续利用原则的乡村改造,打造百姓安心,游客开心的乡村旅游景观。
▲现状和设计平面
村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那些门户前的地就是一个脏乱差,得不到美化,结合村子所居住的白族居民和所处的位置以及村中的乳扇米酒·等等产业,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人事物因素,在满足美观的基础上增加乡村气息,又在村子基础上增加民族气息,最后再结合政府政策推动的旅游,打造当地人安逸,外人向往的村庄。
▲文化沿革与交通分析
如果在当地村庄生活一个月,你会听到很多的传说,了解到很多很多的节日,你会发现爱上了一个小村庄,吃不完的美食,过不完的节,那一刻真的会很放松。
设计感悟
波头村里的小块绿地原本大多都是长满杂草,场地不平整,景观为原生植物,结构较单一,居住区门口缺乏管理,景观美观性差,还有一些废弃掉的老旧旱厕和化粪池,影响整个村的村容村貌,以及在大理旅游业之下村庄的形象性不好,同时以文旅景观为前提,建立美丽乡村的政策也在不断推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设计亮点
设计结合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做到景观节点的同时又能起到一种文化传输的作用。石磨盘的添加让人联想到古朴原始的耕作情景,营造一种返璞归真的氛围。对照环绕在波头村周围的大片稻田,在吸引游客目光,保证美观的前提下,也是一种对于丰收的美好希望。小船的灵感来源于大理西湖渔舟,从下面的铺装蔓延到白族扎染景观墙,营造架“一叶扁舟,蜉蝣于西湖之上”的洒脱与自由氛围。给游客一种脱离城市桎梏,享受片刻宁静的美好体验。多肉作为波头村主业之一,展示墙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再向游客展现这些生机盎然的植物,宣传波头村多肉种植业的同时,又可以将不同种类多肉进行陈列,与当地居民合作进行展出售卖,从而打开多肉市场,一定程度上促进波头村经济发展。